米粉比較費功夫,要製作差不多也等一整天的功夫。家裡可就她會製作,要走也要提前做好再走。
安寧點點頭:“那就麻煩譚嫂子了。”
譚氏連忙擺手說是自己分內的事。
製作青糰子,安寧還真不會。以前他家清明可沒有這麼多講究,不過是到墓地撥撥草,點些香燭,放點祭品便是了。
婺州這一帶,清明節很重要的祭品便是青糰子。據說它不僅可以通往地府,獻給逝去的先人。而且還有驅邪避兇的功效,在世的人吃了可以保安康。
所以到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會製作一籠青糰子。
製作的工序其實也很簡單。先將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摻和在一起磨成粉,然後將採來的青芽葉焯水這後漿出墨綠色的汁水。用青芽葉的汁和米粉,然後搓成一個個小團上籠屜蒸熟便好。
蒸熟之後的青糰子通體碧綠,圓嘟嘟的一顆放在一片青芽葉上,很漂亮。聞著有一股青草香,吃著和餈粑一樣綿軟柔韌,嚐起來的味道有一絲苦澀也有一絲清甜。
剛好家裡送的青芽葉不少,譚氏也做的也多。第二天回老家的時候帶走了一藍子。
譚氏夫家在鄰縣,一來一往也要一天的功夫。安寧許了她三天的假,清明前一天兩母女早早就啟程了。
福伯駕著馬車將她們送到流水鎮,然後在鎮上租一輛車直接前往鄰縣。譚氏走前,給家裡蒸了三籠屜的饅頭,還把家裡上下都打掃了一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