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朝堂才是最重要的。
小朱子鬆了口氣,提到嗓子眼的心也落了下來,他還真怕趙淑命他去查懿德的去向,不是他不願去,實在是八方都有疑陣,他沒那麼多人可用。
“太后將四殿下關在東宮,派了彭將軍看守,也將寧美人放了出來,哦,對了,太后下旨讓謝大人和顏大人以及秋大人官復原職,還降了慧王殿下的爵,如今慧王殿下的爵位是郡王爵,也不再是世襲。”
慧王這老匹夫,終於治他了,以為管著宗人府就能騎在別人頭上,簡直不知天高地厚。
不過此時趙淑也終於明白晉王那日的做法,原來他如今變得通透了,想來那****若不說那句話,如今跟著一起被貶的會有他一個吧。
不等她說話,小朱子又道:“郡主,太后讓晉王接管宗人府,令他改制。”
趙淑點點頭,改制是肯定的,歸降的藩王們需要安置,那麼多藩王,總不能全部殺光,還得想個妥善的法子來處置。
此事交給晉王去辦,也合理。
只要不是交給永王府,交給誰都很合理,又不是肥差。
“此事不用管,日後多注意晉王府,對了,皇上醒了嗎?”若明德帝醒過來,趙弼的死期也就到了。
小朱子虛扶了一把汗,心中慶幸來前做足了準備,點點頭,“醒過來了,昨夜江影園有賊人闖入,不過被擒住了,郡主放心。”
“你去七皇子府通知七哥,讓他去皇上跟前伺候,切記莫要讓人闖進去,明白嗎?”趙淑不放心的叮囑,趙弼的人定是發瘋般尋找明德帝。
一定不能讓他找到,否則他又有機會借題發揮。
“是,郡主可還有吩咐?”他已沒可彙報的事了。
趙淑搖搖頭,“沒了,下去吧。”
小朱子躬身退下,不多會便出了仙台院,永王含笑看著趙淑,眼裡是滿滿的驕傲和愧疚。
驕傲的是,女兒如此聰慧。
愧疚的事,如此聰慧,卻不是他教的。
小朱子剛走,還未等永王說話,福伯便急匆匆過來,“王爺,郡主,霍家送來的信。”
福伯將信遞給永王,趙淑瞄了一眼,發現上面寫的是‘王爺親啟’。
字跡娟秀,一看便知是女子所書,想來應該是丹姑姑吧,趙淑一顆心開始提起來,心莫名惶惶的。
“父王,我想看。”趙淑扯扯永王的衣袖撒嬌。
原本永王是不打算讓趙淑看信的,但趙淑鮮少向他撒嬌,自己又沒拒絕孫雲,心中極愧疚,想了想,將手中的信一遞,“看吧,為父去找衛元帥問問你老師的情況。”
“蜀王都來京許久了,老師怎還不回京。”趙淑也頗為擔心洛鵠。(未完待續。)
第二十八章 聽你的便是
話說完,永王領著福伯已經出了仙台院,也沒回趙淑,話他是聽見了的,但卻不想回,統共就這麼一個女兒,還冒出個老師,簡直豈有此理。
趙淑不知永王醋意橫生,她坐下來,將信平方在石桌上,然後皺眉思索。
別的未婚女人給父親的信,她作為女兒的看適合嗎?
她怎麼覺得自己跟小學生家長似得?
端磨了許久,突然身邊一股風吹過,她感覺涼涼的,回頭一看,不知衛廷司何時已出現在她身後。
講真,突然出現,她嚇了一跳,大約是因為這封信的緣故,她顯得有些心虛。
“你怎麼來我家永遠都猶如過無人之境來去自如?”她發誓,府上的守衛已經做得很好了,就是謝家的死士來了,也不一定能走到仙台院。
衛廷司就近坐下,一手撐在石桌上,偏頭看她,臉上還帶著笑,“就是過無人之境。”
“你胡說,我府上那麼多高手。”趙淑不樂意了,辛辛苦苦培養的高手,被人無視,覺得銀子花得好不值。
衛廷司輕笑,然後道:“我就看到你一個人。”
哦,這算不算是情話?說得那麼彆扭,天啊,可是覺得好甜蜜。
嘴角不自覺的揚起,眉眼勾出甜甜的笑容,“對了,霍家給我父王送信,你知道霍白川現在在哪裡嗎?”
“他在我家。”衛廷司淡淡的道,視線乃沒離開過她,眼眸中滿是柔情,目不轉睛的,似乎永遠也看不夠。
趙淑覺得自己的臉有些紅,不過聞言還是皺了皺眉,“你家?他為什麼在你家?”
“你若不喜歡,我馬上趕他走。”
什麼叫做她不喜歡就馬上趕走?她哪裡反對了?又哪裡表現出不喜歡了?還有,關她什麼事?
不過,這話聽著好順耳,咬了咬唇,想掩一掩情不自禁的笑容,但卻無論如何也掩不住。
壞了,她今日與往日似乎有些不同,難道是因為父王終於要有人照顧了,所以她很放心了,然後也開始放縱自己?
肯定是了,千萬不要呀!談戀愛會智商直線下降的!
“他長得比我好看。”磨磨唧唧的,她迸出這麼一句。
話出口,腸子都悔青了,天地良心,這句話完全沒經過腦子好吧,是無心之舉!
覺察到失言,趙淑立刻低頭,然後慌張的將信封開啟,方才的顧慮也不知忘到哪裡去了,展開信紙就看起來。
只是,怎麼回事,字從眼睛裡看進去,卻不記得,神啊,不會思考了。
可是,他似乎也沒示愛呀,自己激動個什麼勁?
衛廷司含笑從她手裡抽出信紙,飛快了掃了一眼,“寫了手詩,大意是她想見你父王最後一面。”
“姑姑嗎?”趙淑又脫口而出,說出口就後悔了,這不明擺著的嗎!是不是傻!
衛廷司點點頭,“在城外楓山。”
“為何是楓山?”
傳聞楓山一到秋天就遍地金黃,遠遠看去顏色鮮豔美麗,是許多文人才子常去的地方。
不過趙淑從未去過,因為去楓山還要過河,護城河很大,且沒有橋,更沒有擺渡人,須得自己划船,因是護城河之故,一般都不允許走大船、商船。
若想要渡船或者走橋過去,必須得離京三十里地才會有。
很麻煩,就算是自己划船過去,還得找衙門的人登記造冊,程式很繁瑣,跟楓山是國朝重地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