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95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是從軍中兵卒脫穎而出,靠自己在戎馬生涯中無數次出生入死積攢下的經驗,以及對老將們有樣學樣的模仿與摸索,才漸漸懂得該如何帶兵、如何佈局。很少有一上來就能接手帶兵的天生將才。

太平盛世時這個隱患幾乎沒人注意,到前朝覆亡後,江右各州整合力量試圖復國的初期那幾年,隨著許多有經驗的老將殉國,就出現了“一將難求”的緊迫局面。

赫山講武堂存在了不足九年,前後出了三屆學子,加起來共有三百多人。

這些人離開赫山講武堂時大都不過十六七歲,其中約有一半人並未選擇轉入軍籍。但是,選擇了從戎的那百餘人,在復國之戰的最後幾年裡,大都以驚人的速度陸續嶄露頭角。

因為他們不同於尋常兵卒,他們在赫山講武堂受教數年,學的便是如何領兵帶兵、如何對敵籌謀、如何排兵佈陣,並不需要再花時間去經歷生死、模仿老將的統兵用兵之道。

雖說他們之間的能力大小有差異,可他們自出山時就已是半成熟的儲備將才,在軍情緊急無將可用之際,只要把這些人從普通武卒中拎出來下達任命,他們迅速就能獨當一面,足解燃眉之急。

在戰時,這簡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蹟。

有赫山講武堂這個成功範例在前,趙絮自然明白了長期儲備將官人才有多重要,就想要比照辦理。

“……可惜這世間大多人總是求穩,便容易因循守舊,”趙絮無奈唏噓道,“還在欽州時我就提出了這個構想,可當時的群臣中,除了賀徵、敬慧儀、周筱晗、齊嗣源四人外,再無人響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