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加親,就算將來立年和辰辰不怎麼樣,他們也沒什麼損失。
“那你是怎麼回答他的?推掉了嗎?”
趙立夏道:“當然。他們這樣的大戶人家,我們攀不起,也不想攀!”
方怡笑了一聲:“說到底,他們還是覺得我們家目前還不值得他們把本家的小姐嫁過來,想先用旁系攏住我們,順便再觀望幾年吧,若是幾年後,辰辰立年考上了舉人,他們只怕就捨得出本家的小姐來聯姻了。”
“我們雖然出身貧寒,卻也不是能被人這般算計的。”
眼見趙立夏有些慍怒,方怡不由勸道:“這也是情理之中,若不這般算計,他們的家族又怎能繼續壯大?而且,在如今外人眼裡,辰辰和立年能拜左大名士為師,那都是託了左柳大哥的福,是運氣好,並非當真就被左大名士看入了眼,前途如何還猶未可知。世人總是如此,只看到名人的光環,卻看不到別人付出的努力,我們也沒必要去跟他們計較,以後這樣的事恐怕只多不少,咱們都推掉就是了。”
趙立夏抿了抿唇角,片刻後才點頭道:“我明白,我只是一時間有些惱怒。”
在一旁聽了許久的趙立秋終於忍不住出聲道:“大哥,嫂子,其實我覺得跟他們聯姻也沒什麼不好,至少將來還能扶持一下立年和辰辰。”
趙立夏斷然訓斥道:“你怎麼會有這樣的念頭!前程是要自己拼出來的,我們已經有幸得到了白叔的扶持,有幸獲得了左大哥以至先生的親睞,若是這樣還不能光宗耀祖,那就算有他人扶持又有什麼用?”
趙立秋抿著唇角的動作與趙立夏一般無二,只是臉上的神情似乎有些想要哭出來一般,方怡心裡微微一動,知道趙立秋是真心想要幫著弟弟們鋪一下路,這劉家在這城裡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了,即便只是個旁系,但既然這親事是他們本家的人主動提出來的,想必也不會太寒蟬了去,將來應該也願意出手扶持一下立年和辰辰。只是,這樣一來,就太委屈趙立秋了,自古嫁高娶低,古人的話總是有道理的,娶一個家世地位都比自己高的妻子,那這個男人在妻子面前就難免會矮上三分。
長嫂如母,長兄如父,方怡都能明白的,趙立夏又豈不不知自家弟弟想的什麼,隨即放柔了聲音道:“立秋,婚姻是你一輩子的事,我絕不會用你的幸福來換取什麼。我們一步一步從食不果腹走到今天拜入左大名士門下,靠的是我們自己的努力,就算你不信我,不信你自己,也要相信立年和辰辰,以他們的資質和努力,你覺得他們的前程還需要劉家來扶持嗎?”
方怡也在一旁勸道:“是啊,立秋,你想想,若是將來辰辰和立年出息了,你還擔心沒有人會扶持嗎?別忘了你的先生是什麼人,他門下的那些學生又是什麼人。再說,劉家靠著旁系的聯姻又能扶持多少?扶持了之後,我們又要欠下多少人情?這樣的道理,你這麼聰明,又怎麼會想不明白呢?”
趙立秋沉默半晌,低聲道:“是我糊塗了!”
“你不糊塗,你只是關心則亂,婚姻是大事,可不能再兒戲了,知道麼?”
作者有話要說:這幾天有點事情耽擱了,不好意思呀
先更一點,晚點回家會再更一章
153踏腳石
趙立秋自然不會再說什麼,只乖乖點頭應了。這是,這一日過後,上門來的人當真是一個接著一個了,說是拜訪,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幾乎各家各戶都伸出了橄欖枝,卻都是打著同樣的算盤,想要用旁系先拉攏著趙家這些孩子,回頭等確定了趙立年和方辰的前程如何之後,再來琢磨要不要把本家的小姐嫁給趙立冬或是那兩個小的。可憐那趙立秋,堂堂一個秀才,居然成了眾人眼中的一塊試金石和踏腳石。
最最讓趙立夏方怡他們意外的是,白城山所在的白家居然也打起了他們的心思,那日聽說白城山已經回城之後,趙立夏他們立刻就前去拜訪,卻不料白城山這一次回家過年卻不復前幾年的滿面紅光,竟隱約帶了些鬱結之色,當著一眾弟妹的面趙立夏和方怡都沒多說,等到拜完年,這才尋了個空擋偷偷問了。
這一問,到讓白城山嘆了口氣,甚至還露出些許歉然:“罷了罷了,我便直說了。我的家族並不在此地,卻也離得不遠,這邊發生的事,他們也都知道。這次回去,他們居然想要說服我跟你們接親!”
聽到這話,趙立夏和方怡兩人齊齊露出無奈的神情,這便是左柳當初曾跟他們提過的,拜入左大名士門下所要付出的代價嗎?人人都當他們是香餑餑的,想要湊過來咬一口。不過,白城山既然說出這樣的話來,那自然是不會同那些家族裡的人那般,也想要打他們的主意吧?抱著這樣的心思,趙立夏把這幾日發生的事都給白城山說了,白城山聽後,嘖嘖搖頭:“我在家中的時候就想到了,只是沒想到他們的動作如此之快,這正月都還沒出呢,就迫不及待找上門了,也不怕你們笑話他們家的姑娘沒人要嫁不出去!”
方怡被這話給逗笑了:“白叔,這種事,當然是越快越好,他們怕來晚了,我們就應了別家了。”
白城山哪裡聽不出方怡的弦外之音,暗想那些家族裡的人,當真是有些小瞧了這一屋子的孩子們,真以為他們隨隨便便在旁系找一個年齡相當的表小姐出來拋個橄欖枝,這些從小村子裡出來孤兒們就會欣喜若狂地接受了?
“那你們是怎麼說的,都回絕了,還是都拖著的?”
趙立夏道:“回絕了,我只說立秋今年才剛中童生,想要再專心讀兩年書,以他的年紀,成家的事再等兩年來說也還是來得及的。”
白城山點點頭:“如此最好不過。只是,你這樣說,豈不是就真的把立秋的婚事給拖後了兩年?他如今已經十六了,差不多該考慮成家的事了。”
趙立夏道:“我跟方怡商量過了,也問了立秋的意思,我們不打算高攀,只想找個尋常人家,家人忠厚,姑娘模樣過得去,心善勤勉的就好。遇到合適的就先定親,等明年再成親,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你們能有如此想法那是最好不過,富貴人家不好攀,立秋的親事也不用太著急,等兩年也有等兩年的好處。你們將來會不會有大出息,別人不知道,我還能不知道?兩年的時間,或許立年和辰辰就能給你們考個舉人回來!到那時候,別說是尋常人家,便是那些家族裡的本家小姐,那也是能娶進來的!”
白城山這番話,和方怡的心思不謀而合,她不想讓趙立秋受委屈,更不想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