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的貨都看了一遍呢!
這是很多理解的事情。
跟後世的大中小女士們恨不得每週都要把已經熟得不能更熟的商場再逛一遍的心態,應該沒啥大區別。
果然,買個東西,花了這麼長時間,嬸兒一點都沒覺得奇怪。
“嬸兒,錢我沒花。”明子乖乖把錢上交。
“咋沒花呢?”嬸兒接過錢,問道。
“沒啥想買的。”還順便賣了個萌,嘆了口氣。
娘看她那個樣子就笑,“那好,這錢嬸兒給你存著,等你想買啥的時候,再給你。”
明子娘說話算話,還特意找了一本大哥他們用過的舊書,把那二分錢夾起來,讓明子看著,單獨放在了櫃裡。
這就是明子人生當中的第一筆“私房錢”啦!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哈,大家是對殺年豬有什麼誤解??都跳過去不看……
我是真的不會取章節名啊……
下一章過年了,會不會沒人看了????
第14章 小年兒啦【捉蟲】
小年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祖先上墳了。這時候上墳燒的並不是後世那種做得特別精緻的紙錢,就是黃紙。特別粗糙的那種。買回來之後,剪成十六開的紙那麼大,用家裡最大額的紙幣在上面比一遍,之後折成三層。這就是一張完整的紙錢了。沒有拿錢比過的,是不算的。娘說,那樣的不算錢,祖先們收不到的。
上墳是男人們的事,是爺爺帶著家裡所有的男丁一起去的。八爺爺和他的三個兒子也會一起去。
明子娘平時那麼節省的人,卻從不在這上面節省。明子看得清楚,八爺爺拿著的燒紙也就兩三釐米厚的小小一打兒,明子家這邊兒,可是抱了半米厚的一大摞去的。娘說,對祖宗,要心誠。八爺爺嗤之以鼻。
臘月二十三,小年兒。
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就開始進後過年週期啦!
別看這時代的人們日子過得窮,但是卻最是有滋有味兒,過年都特別的有年味兒。明子娘又最是講究儀式感、重傳統的人,老規矩都遵了十成十。
小年兒早上是要吃餃子的。接前兩三天,明子爹跟爺爺兩個人就從冰窖裡刨出了幾塊豬肉和魚。放在屋子裡化著。小年兒頭一天,肉剛好化透了。正好能切得動,再加上酸菜,這可就是一年裡最豐盛的幾頓飯之一了。
足足一大盆的餃子餡兒!沒辦法,人口多,包少了不夠吃啊。這時候人的肚子都空,好容易吃回餃子,可不像後世的人,吃上十個八個就飽了。像明子爹這樣的壯勞力,吃上三十個餃子,那可是一點都不多的。就是五歲的小文哥,都號稱自己能吃二十個!不過明子懷疑,他根本不知道二十個是多少。
人多幹活兒也快。全家老小齊上陣,用不上倆小時就能包出來。老姐、老哥和明子三個混混兒太礙事了,明子娘一人給了一塊兒面,老姐和老哥樂巔巔的就跑了,明子也不知道這面能幹啥,看著他倆跑了,也跟著。
原來是把面放到灶堂裡去燒。埋在最下面的灰裡面。
過上個把小時的,麵疙瘩就燜熟了。再扒出來,就能吃了。
明子看著黑乎乎的麵疙瘩,出於好奇,肯定要嚐嚐的。直接把麵疙瘩掰開,吃裡面的熟面。
哎呀,這跟面沒發過的死麵兒饅頭有啥區別?不好吃啊!
小哥和老姐卻吃得很樂呵,連外面的皮兒都沒捨得扔,連著粘在上面去不掉的草木灰都一塊吃了……
好吧,草木灰消毒!
明子把咬了一口的麵疙瘩分成兩瓣,給老姐和小哥一人分了一半兒。
小文哥用看小傻子的眼神看明子,似乎是整不明白,為啥這麼好吃的東西,明子都不吃。然後拿著明子給的麵疙瘩就從廚房進屋去找娘了,特別擔心的問道:“嬸兒,明子是不是傻呀?他連燒麵疙瘩都不吃!”
“小傻子”明子決定,以後再也不跟小文哥玩兒了……
二十三,孩子們都早早的就起來了,眼巴巴的等著吃餃子。明子不是個演技派,所以她實在是演不出來對餃子的期待。她的“特立獨行”說實在的,真的看著有點兒傻啊!
說是豬肉酸菜餡的餃子,其實大部分都是酸菜,肉就是借個味罷了。爺爺不吃葷油,乾脆就直接是酸菜餡的了。
哎?居然還挺好吃的。
明子吃了五個餃子。四歲的小肚子,真不算少了。
小哥沒有吃下他所說的二十個,不過明子看著,絕對超過十五個了。他想數來著,但是數到十,就進行不下去了!
小哥原來只識十個數啊。哈哈哈……
可是隻識十個數兒的小哥還被娘和哥哥姐姐們誇讚聰明呢!因為人家是自學成才。誰都沒教過,自己就會數十個數兒了。
明子默……
突然有了一種自己可能是個天才的盲目自信,腫麼辦……
後來,明子想明白了,為啥她覺得那沒放多少肉的餃子那麼好吃。因為,那已經是她穿來大半年吃過的最好的一頓飯了!
老人說的話真沒錯,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不覺甜。
上輩子,吃啥都沒覺得特別香,那真是餓得輕了呀!
那時候,也有人憶苦思甜,吃野菜,玉米餅子啥的。可是那玉米餅子都是玉米麵磨得細細的,和麵的時候還要放雞蛋和糖,跟真正的粗麵餅子能一樣嗎?野菜就更扯了,常年大魚大肉的吃,來頓野菜只當是清腸胃了,還對身體好呢!
明子現在覺著自己經過了這大半年的“鍛鍊”,要是讓她再穿回去,那她一定能做個勤簡節約的好青年。真過過苦日子才能知道,那好日子真是來之不易啊。這還是高官屯兒不缺糧食不捱餓的情況下呢。明子都不敢想,其它地方的人,到底過的有多艱苦。
一頓餃子,又讓明子發散恩維了。
等她回過神兒,家裡人已經各自忙碌了。
打掃衛生的活兒,肯定是三個姐姐的。大哥跟著爹和爺爺掃院子,老姐和小哥早就跑出去玩兒了,地裡那麼厚的雪,屯子裡的孩子不知道玩得多開心呢。對於明子的“宅”屬性,家裡人已經見怪不怪了,只當她是文靜了。只要不是真傻,文靜點兒也沒啥不好的。這是孃的原話兒。
明子孃的活兒最精細,她在用玉米桔杆兒扎馬。沒錯,就是要扎出來一個馬。明子看得暈暈乎乎的,都不知道那一堆玉米杆兒加上苞米葉子,怎麼就變成了一匹馬。不能說栩栩如生吧,但真的算形神兼備了,誰看都能看出來那是一隻馬。明子不錯眼的看著,完全沒看明白怎麼扎的。
“嬸兒,扎馬乾啥用啊?”好奇寶寶明子再次上線。
“晚上灶王爺上天的時候,要用啊!”明子娘奈心的給好奇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