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看看,你的嬪妃,最年輕的也一把年輕了好不好啊?
阿禩也忙甩了馬蹄袖,打了個千:“那個……兒子只是順道來給額娘請個安而已。”
康熙黑著臉道:“趕緊給朕滾蛋!”
“額……是!”阿禩二話不說,馬蹄袖都沒來得及卷好,就溜了個沒影兒!
淑妃李清若一看這狀況,便曉得皇上肯定是不曉得被那個臣子給惹惱了,淑妃不敢逗留,忙屈膝一禮,“臣妾告辭!”然後,淑妃也很沒義氣地逃走了。
只留下昭嫆,巨汗無比。
康熙那副火冒三丈的模樣著實駭人,昭嫆都有些頭皮發麻了,可事到臨頭,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昭嫆小心翼翼踱步上前,先屈膝見了個萬福,才柔聲道:“這是怎麼了?”
康熙強忍著胸腔中的怒火,道:“你看看這個就知道了!”康熙將手中的明黃色卷帛丟給了昭嫆!
昭嫆忙接穩了那黃帛,不由一愣,這不是聖旨?雖然也是明黃色,但那明黃卷帛背面繡的不是雙龍戲珠,而是鸞鳳和鳴的繡紋!
這是懿旨!
沒錯,素來聖旨繡龍、懿旨繡鳳!而懿旨,是隻有中宮皇后以及皇太后、太皇太后才有資格下達的!譬如昭嫆這個掌攝鳳印的皇貴妃便沒資格下達這種懿旨!
昭嫆撫摸著這道懿旨,那黃帛已經有些黯淡,明顯是有些年份的舊物了。
昭嫆心中一緊,忙展開來一瞧,頓時她眼珠都要瞪出來了!
奉天承運,太皇太后詔曰:哀家百年之後,皇帝需謹記,儲君為國本,國本不可易!太子胤礽若有過錯,皇帝需寬恕之,切不可易儲!
“是太皇太后的遺詔?”昭嫆少不得吃了一驚,“這是真的?!”
康熙黑著臉點了點頭。
昭嫆猶自一臉驚愕,沒想到孝莊竟然留下了這麼一道遺詔!
康熙一臉恨恨之色:“今日朝堂上,朕本想借著‘公議立儲’,瞧瞧還有多少人不安分!沒想到……左副都御使張麟這廝,竟然拿出了這麼一道懿旨!!”
原來如此,阿禩急匆匆而來,原來是想告訴她這件事啊!
昭嫆看著那懿旨上陳舊的文字,一時間百感交雜,“太皇太后竟然留下了這麼一手……”左副都御使張麟是兩朝老臣了,太皇太后在世的時候不過只是個尋常御史!沒想到太皇太后竟暗中留下了這麼一道懿旨給張麟。
孝莊太皇太后也真真是夠固執的,活著的時候,生恐昭嫆的阿禩會威脅太子胤礽的地位,臨死之前還想著要把昭嫆拉著一塊見閻王!若不是有小福豆祛毒,若不是太后暗中留下了解藥了,昭嫆早沒命了!昭嫆原以為孝莊已經成為過去,沒想到……死人比活人更能給人添亂啊!
“既然張麟有這道懿旨,為何之前你下旨廢儲的時候,不拿出來?”昭嫆有些不解。若張麟在康熙廢儲之前拿出這道詔書,便是給了胤礽一到最穩固的保護符!現在拿出遺詔,未免晚了點吧?
康熙氣不打一處:“早先,朕下旨廢儲的時候,也同時將索額圖一黨下獄,而張麟之妻是是赫舍裡家的旁支之女,所以也被一併下獄!後來經查證,這張麟與索額圖並不親近,朕又瞧著張麟素來清廉,又是難得的耿直之臣,才將他官復原職,沒想到——”
康熙恨得牙根癢癢!早知如此,他就不該赦免張麟!!
昭嫆暗道,原來如此!
康熙又道:“朕雖以‘後宮不得干政的名義駁斥了這道懿旨’,並將張麟革職查辦!可此事終究還是宣揚了出去!”
所以,才叫人頭疼啊。
康熙素來以孝治天下,太皇太后雖沒有權利干預朝政,可太皇太后畢竟是康熙的祖母!又是遺詔,自然分量頗重!要知道,康熙當年就是被太皇太后扶上皇帝的寶座的!
康熙氣得眼睛冒火,“因有這道懿旨,張麟等一干文臣竟然死諫,要朕復立胤礽!!簡直是荒謬!!一個謀逆賊子,豈可復立!!朕若復立胤礽,那逆子有朝一日豈非要逼宮了?!”
張麟必定是太皇太后埋下的暗棋,這個老太太,還真有夠執拗的,死了這麼多年,還要竄出來給人添亂!
康熙不禁想起當年太皇太后病危之事,他曾經對太皇太后做出過絕不易儲的承諾。當初胤礽孝順賢能,他的確沒有易儲的想法,只是那裡想到,時移世易,胤礽愈發乖戾,他愈發忍無可忍,終究還是廢儲了。
康熙不得不承認,自己廢儲,並非只是為江山社稷考慮。他比嫆兒足足大了十歲,將來,必定是他要走在前頭!他百年之後,若胤礽即位,只怕嫆兒和他與嫆兒的孩子都難有善終!
胤礽心胸狹隘,絕非能容人之輩!他不像百年之後,九泉之下,魂魄不安。所以多年佈局,在北巡的時候,特意只帶了半個驍騎營的兵馬,便是給胤礽謀反的機會!
廢儲,如他所謀劃的一般順利。
但是,康熙沒想到,他的親祖母竟然留了這麼一手!生生將他逼到進退維谷的境地!
昭嫆看著那道懿旨,眉頭皺得老深,忽的……她突然腦中一亮。
第563章 爵位大派送
“玄燁,這道懿旨,有漏洞!!”昭嫆眼睛發亮了。
康熙一臉疑惑:“漏洞?什麼漏洞?”
昭嫆笑著指著那“易儲”二字,道:“這‘易儲’的意思,是改立儲君之意!也就是說,這懿旨,並非是不許你廢儲!”
康熙一怔,眼中忽閃了一下。
昭嫆又繼續道:“太皇太后遺詔讓你寬恕胤礽,可胤礽犯下的謀反大罪,未加賜死,難道還不算‘寬恕’?!”
康熙點了點頭,他口中喃喃:“易儲……廢儲……,朕廢黜胤礽,只要不再改立旁人為儲,就不算違拗太皇太后懿旨了。”
昭嫆笑著點頭:“沒錯!”——大概是太皇太后的腐朽觀念裡,覺得國不可一日無儲君,不立儲這種狀況應該不存在。
“可是、如此一來,朕豈非不能立阿禩……”康熙露出幾分為難之色。
昭嫆心中一暖,康熙廢儲太子之後,雖然並未表露出要立阿禩的意思,可他心裡還是有這個主意的。如此,她也可以安心了。
昭嫆莞爾一笑,道:“不立儲君也好,儲君之位太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了。胤礽,便是前車之鑑。”
——儲君,離君王的寶座太近了,可以說近在咫尺!一旦成為太子,天底下哪個太子不盼著當皇帝的?若是阿禩當了太子,也生出那種念頭,那要將父子之情置於何地呢?
而原本的歷史軌跡,清朝自康熙之後便再未立過太子。阿禩即使不做太子,昭嫆也並不覺得遺憾。
康熙眼中露出驚色:“嫆兒,你……”
康熙口中囁嚅:“你當真不介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