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吃。小范師傅非常大方地給阿俏帶了不少。
阿俏將鴨腿肉醃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才將小范師傅帶來的鴨油慢慢化了,像做“雲林鵝”那樣,只用一小把柴放在灶眼下面,讓鴨腿在鴨油裡慢慢烹製,這樣烹了大約有五六個小時,這鴨腿已經酥爛到鴨肉完全脫骨,阿俏再小心翼翼地盛出來,用濾乾淨的鴨油將煮好的鴨腿“封”住,掛在屋簷下露天晾著,反正天氣冷,也不擔心這鴨肉壞掉。
她心裡盤算著,等啥時候鄧教授再來食堂,她就將這“油封鴨腿”取下來熱一熱,就可以吃了。可誰知鄧教授一忙忙起來就連軸轉,連著好幾天都沒有來食堂吃過東西,待到鄧教授可以稍許歇歇,來食堂裡轉轉的時候,已經六七天過去了。
“哎呀!”阿俏一拍腦袋,年關已近,她最近一直都在幫著小范師傅準備年節時候的各種菜式和點心,竟然將油封鴨腿的事兒給忘了。
她趕緊去將鴨油封著的鴨腿從屋簷下取下來,見被油封住的鴨肉絲毫不見腐壞,便將鴨油用小火化開,鴨腿放在鍋裡慢慢煎制。聞到這味道的鄧教授已經急不可耐地邁步過來,一眼瞥見鍋裡的鴨腿金黃色的外皮,已經興奮地忍不住搓手,一邊點頭一邊說:“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油封鴨腿’!”
第68章
阿俏連蒙帶猜,做出來的這道油封鴨腿,竟然出人意料地大獲成功。
鴨腿做的不多,因此只供應了幾個年長的教員,和辛苦了好幾天的鄧教授那個團隊。但是阿俏卻將剩下的鴨油全用來煎小土豆,將一個個圓圓的小土豆煎至表皮金黃、內裡酥嫩,再撒上一層薄薄的椒鹽,然後敞開向全校的學員供應。
教員們那裡的鴨腿還沒怎麼地,這用鴨油煎的小土豆已經先被搶瘋了。學員們都說這土豆香極了,甚至比肉食還好吃,要是他們能天天吃這土豆,準保不會想吃肉。
鄧教授望著煎得香噴噴的鴨腿,激動得不敢下筷。他將阿俏請來,抬了抬眼鏡,鄭重地問:“姑娘,你是如何憑空想象出這‘油封鴨腿’的做法?我以為……我以為在這裡不可能嚐到這種味道的。”
阿俏被人誇得著實有些不好意思,她只低著頭將她琢磨菜式的過程一一都講了,提到了“雲林鵝”這道經典菜給她的啟發,也講了孟景良提及這“油封鴨腿”的菜名給她的提示。
鄧教授點頭感嘆,說:“你真是個聰明的姑娘,既聰明又刻苦,膽子也大心也細,試了一遍就成功了。我們也很希望像你一樣,能夠將心中的設想順利實現啊!”
阿俏知道鄧教授在說他們的實驗。鄧教授的團隊這次出來休整之後,打算再回到實驗室裡閉關,連續工作個七八天,爭取攻堅成功,完成任務。
“鄧教授,您先嚐一嘗這個鴨腿,要是味道好,我就再給您做一份備著,封鴨腿也要花六七天的功夫。您只要想著,一完成工作,就可以來享用專門為您準備的好吃的,回頭做起實驗來,準保能一鼓作氣。”
阿俏這話說得孩子氣很重,卻正中鄧啟明這個老饕的心思。他激動地連連點頭,然後挾了小小一塊鴨肉放入口中,閉目品了半晌,才睜開眼說:“大家確實是該一起努力,方不辜負這等人間美味啊!”
阿俏見自己摸索著做出來的“油封鴨腿”,竟然得到了鄧教授的認可,忍不住喜上眉梢,臉頰上顯出兩個淺淺的梨渦。
一旁陪坐著的孟景良也盛讚阿俏聰明:“從‘雲林鵝’就能想到低溫慢烤的法子,從我提到‘油封鴨腿’這四個字,就能據此想到油封的方法。依我看,在阿俏姑娘眼裡,恐怕這鵝早已不是鵝,鴨腿也不是鴨腿,阿俏姑娘早就將這些都解構成可多少油脂,多少瘦肉,該用多少鹽與香料,該用多高溫度、烹製多長時間,才能烹出這樣一份酥爛噴香的美味……”
阿俏聽了這話,免不了一怔,扭頭看向孟景良,疑惑地問:“你……孟大哥,你說什麼?”
孟景良也是一呆,一來阿俏這是頭一回開口稱呼他“孟大哥”,二來他這就是恭維話隨口說說,沒想到阿俏絲毫沒有謙虛,反而扭臉要他將這話重複了一遍。
孟景良撓著後腦說:“我說你‘看鵝不是鵝’、‘看鴨腿也不是鴨腿’……”
阿俏聽到這裡,忍不住笑了出來,反問回去:“那你說我每天在廚房料理的時候,眼裡都是啥?”
聽得眾人一下子全哈哈笑起來了,小范師傅捧著肚子,笑得尤其開心。
笑聲之中,阿俏自己卻已經斂了笑容,陷入沉思。
孟景良說的話又一次提醒了她。靜觀師太曾經說過,阿俏有一重旁人不及的優勢,旁人尚自“看山是山”,她已經“看山不是山”。原本阿俏無論怎麼想,都不明白靜觀的意思,可孟景良一言驚醒夢中人,她的確,看鵝不是鵝,甚至看不同的鵝,也能看出不同的做法老鵝該有老鵝的做法,嫩鵝也有嫩鵝的味道……
所以她才能在完全沒有菜譜的前提下,用假想的方法、搭配假想的材料去烹飪,就如這道“油封鴨腿”。從這上頭說起,豈不意味著她以後能使用不同的食材,根據“雲林菜”、“阮家菜”裡的烹飪要旨,卻又不拘於成法,創造出一些新鮮的菜式?
難道這就是靜觀師太說的,“看山不是山”?
可若是如此,靜觀師父說的“看山還是山”,又是什麼意思?
阿俏越想越懵,一時沒注意到旁邊的人越說越大聲。大家都在給鄧教授的團隊成員打氣,“兄弟們,你們看看,阿俏姑娘可是什麼都沒依靠,憑空就將一道好菜做成了。你們都是業內最頂尖的人才,可千萬不能給人家一個小姑娘給比下去了,知道不?”
“是啊,等到你們從實驗室裡出來的時候,正好趕上新年,回頭大家聚在一起,好酒好菜滿上,好好地給你們慶祝一下。”
眾人或激將,或勉勵,言語殷殷,都盼著團隊成員能夠順利完成實驗,實現技術上的突破。
這時候,食堂門外響起一個聲音,來人鼻翼扇動,疑惑地問:“這是什麼味道,怎麼這麼香?”
這人不是別個,正是上回跑到食堂裡給阿俏挑刺兒的李善人。
食堂裡一下子安靜了些。範盛光趕緊給眾人使了個眼色,切了一丁點兒油封鴨腿的鴨肉,配上鴨油煎的小土豆,盛在小碟裡捧著去端給了李善人。
“善人,你嘗一嘗,食堂裡在做新菜。這是按照鄧教授說的西洋法子,結合本地‘雲林鴨’的做法,新試出來的一種菜式。您試一試,也給我們點兒意見?”
聽見範盛光這麼說,李善人大感興趣,說:“好啊,西洋法子結合本地做法,創出的新菜式,小范師傅真有你的。”
這時候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