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出來句極為溫和的勸說之語。我見蒲松齡只說了這麼一句就沒了下文,提著的那口氣,好算是放了下來。判詞中寫的諸如“斷袖分桃,難免掩鼻之醜”的語句我還記得門清,蒲松齡萬一真說出來那種話,今晚,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收場。
好在,蒲松齡既沒有口出惡言,也沒有再把恐同的話題繼續下去。
撇去恐同這點不提,蒲松齡,其實是個極好相處的人。言語有度,行為有禮,時不時的還能抖個段子出來供人一樂。蒲松齡,不像那些久浸在書文典籍中的文人一般,帶著些迂腐清高,倒是多了幾分平易近人之感。
最初的尷尬一過,飯局上的氣氛又活躍起來。我看著幾杯小酒下肚,面上染上醉意的蒲松齡,繞著圈的,把話題引到了我關心的事情上來。
蒲松齡聽我談起《聊齋志異》,眯著眼睛擺了擺手,慨嘆了句慚愧後,話鋒一轉,臉上又帶上了得色。“可算是得意之作。”
蒲松齡三言兩語的帶過了他寫《聊齋志異》的初衷和《聊齋志異》所寫的大體內容,說到《聊齋志異》的序文時,反倒是多說了幾句。蒲松齡這麼一說,我也弄明白了聽著耳熟的念東先生到底是誰——念東先生,正是推文小能手高珩。
蒲松齡拿起筷子舉了半天,終還是放下筷子,又啜了口水酒。蒲松齡喝完嘶了一聲,聲音低到像是在自言自語般的說道:“念東先生說,過些時日,要將《聊齋志異》的初稿帶進宮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