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竟然驚呆了。
壽真公主急急忙忙就說起煉丹的事情,皇帝一聽她提煉丹,當時就沉下臉,問:“你從哪裡聽到煉丹的事情?是靜瓏真人告訴你的?”
壽真公主道:“她若之前告訴我,我一定會攔住她!”
她忍不住喚了皇帝的小名,還是他們小時候的稱呼,說起用丹是多麼荒謬。
皇帝之前之所以瞞著所有人,就是怕聽人唸叨這些。一聽壽真說這些,他十分不快。
壽真見皇帝根本不願聽,乾脆道:“裴聞仙裴神醫是當今聖手,為何一到試藥的時候,皇后就讓裴神醫出宮了?”
原來正月之前,裴神醫就向皇后請辭,皇后說太子身體已經痊癒,就準了裴神醫回鄉。
皇帝對此沒有多想,因為皇后說裴神醫只是回鄉過年,只要太子身體有異,裴神醫會立刻回宮。
壽真公主竟然將裴神醫找了回來。她堅持要裴神醫為那些試藥的人診脈。
皇帝動搖了。
起初這只是一絲動搖——他在心中說,他並不相信壽真的胡言亂語,他始終最信任的人都是顧皇后。但只要有那麼一絲動搖,就足以撼動一切。
皇帝將裴神醫召進宮,重新診斷。
不出一日,皇帝就將靜瓏真人抓住囚/禁起來。因這事情涉及道士,煉丹,後宮私密,若被大臣知道了,一定會吵得翻天覆地。
所以皇帝用內侍秘密審了靜瓏真人。折磨了靜瓏整整三天。
顧皇后在靜瓏消失的第二天時候發現不對勁的,但這時候已經遲了。靜瓏已經落在皇帝手裡了。
她還知道了,前幾日靜瓏剛剛進過宮。但是靜瓏沒有來給她請安,只是去見了皇帝。
顧皇后一想這事情,這才懊悔自己大意了。若是察覺到靜瓏的異樣,她會先對靜瓏下手。這樣許多事情就無從查證。
但皇帝現在手中有靜瓏,有太醫院的證詞,顧皇后知道這事情不能善終了。
所以當皇帝先處置了壽真公主的時候,顧皇后完全高興不起來。
在她看來,皇帝對壽真公主的處罰並沒有那麼重,將來還有翻身的機會。她與皇帝做了這麼多年夫妻,她很清楚皇帝的脾氣,這種處罰只說明皇帝的怒氣還沒有完全發出來。
所以顧皇后不願意把實情告訴安平。說出來,對她,對安平,都沒有任何好處。
她這段時日,都是在養精蓄銳,盡力思索熬過這一關。
皇帝不來找她,她也不去找皇帝,她在虛張聲勢。
事發之後,她有些不適是真的,倒不是故意試探皇帝。但皇帝還是沒有來看她。顧皇后就知道他是把這當做試探了。
說來也奇怪,皇帝之前那樣,她已經膩了,每日只覺得煩悶。可事發之後,她心中反而平靜了許多,危機四伏時候,她念起了皇帝的好。
但她還不想就這麼服罪。
只要有一個人在,她不會那麼容易倒下。她是皇帝的妻子,也是太子的親生母親。
與安平不同,太子根本沒有追問皇帝和皇后之間發生了什麼。他沒有逼問過顧皇后。他只是在顧皇后微恙的時候,陪著她照顧她。
太子本性就是如此,他不喜歡逼迫別人。他對皇帝和皇后都是全然的信賴——如果這事情他應當知道,那他們自然會告訴他。他不強求。
皇帝這輩子最愛的兒子就是太子,所有兒子當中也只有太子是皇帝悉心培養的。國之儲君,不可動搖。
皇帝也許會對她下手,但不會動搖太子的地位。
☆、第一百卅章
顧皇后想的, 是一定要保全太子。
皇帝想的, 也是保全太子。
只是他們兩人為何要保全太子的原因已經截然不同了。
太子妃一事, 皇帝原本已經默允了吳家姑娘。但煉丹的事情一出,皇帝立刻就不許吳家姑娘再進宮。
在這種時候, 顧皇后也知道, 如果和皇帝頂著幹,執意還要吳姑娘入宮陪伴,堅持這樁婚事, 恐怕只會適得其反。
顧皇后這時候不能顯得十分急切要將太子與自己捆在一起。她很冷靜,如果這時候太急切, 就顯得她迫不及待要抓住太子才能救她的命一樣。
儘管這是事實,但她不能表露出來。
從靜瓏真人被皇帝拘禁事發已經過去了二十八天, 這二十八天, 她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兩儀宮只是表面鎮靜,她身邊的心腹都瘋了兩個。迦楠尤其不中用,竟然找了根綾子懸在樑上,幸好人還沒掛上去就被小宮女發現了。
只有謝阿竹最鎮定。靜瓏失蹤後兩天,顧皇后曾經問過她:“阿竹, 你覺得事情還會有轉機麼?”
謝阿竹淡淡地說:“皇后, 事情不到最後, 總有轉機。”
顧皇后微笑著問她:“什麼是最後?廢后?賜死?”
謝阿竹一下子抬起頭,她頓了一會兒,道:“皇后,只要活著, 就有轉機。”
顧皇后又輕輕笑了一聲。
她太知道皇帝了,所以利用起皇帝的弱點也是得心應手。但問題是,皇帝之前不知道,現在也知道了。一旦他知道了,只會越想越多。
但不管如何,正像謝阿竹說的,只要不到最後,總有轉機。所以顧皇后最近不但不綁著太子,甚至不要太子常常過來了,她主動把太子往外推,要太子多在東宮,或者跟著皇帝。
顧皇后行動越靜,皇帝那邊似乎也不緊逼她,只是不與她相見。
與顧皇后放開太子不同,皇帝最近對太子看得嚴了很多。
皇帝本身就身體不好,子嗣不豐。如今活著的兒子只有四個。老二不成器,而且他向來不喜歡,看著就不耐煩。老小還小,才虛七歲,可愛有餘,聰慧不足,將來還不知道如何。
剩下的就是蕭重鈞與蕭廣逸這一對兄弟。蕭廣逸的母親許婕妤,他早就不再喜愛,所以對蕭廣逸不過如此。
只有太子蕭重鈞是他最喜愛,最用心的。
將來他的一切都會留給太子。
但是誰要想提早從他手裡拿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皇帝自從知道審過靜瓏真人之後,著實混亂暴怒了幾天,他心中憋著火還發不出來——他不能將這事情公之於眾。服丹這事本就是秘密行之,結果鬧出這樣的醜事,他有什麼顏面面對重臣?
他先拿壽真下手,既是惱羞成怒的發洩,也是震懾。他知道壽真告發顧皇后,真正擔憂他少,憎惡顧皇后多。她是因為顧皇后斷絕了懷恩成為太子妃的可能,才一心想扳倒顧皇后的。
假若顧皇后同意了懷恩做太子妃呢?壽真還會這麼毅然決然告發顧皇后麼?
一想到這事情,皇帝心中就發寒。
他甚至想過太子知不知道這事情。但他很快勸自己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