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皇上非常信任李家,要不然怎麼有點事,皇上都找上李家。
第190章
不能怪王修晉往歪了想, 而是就他所知的幾次,李家都被皇上點到, 若說在北邊李老將軍的威名能震懾蠻夷,可在南邊, 並不是李家的地盤, 上次李家二老爺上戰場收回被佔之城, 這次又有可能和藩王對戰, 若戰勝倒還好說,若是敗了,李家要如何自處。王修晉著實替李家老二爺捏了把汗。
李菻善看著王修晉滿臉操心的樣子,眼裡滿滿的笑意, 雖說臉上仍是沒有表情,但是仍能看出似乎柔和了不少。李菻善拉住王修晉的手, “放心, 二叔不會有事,李家更不會有事。”李菻善沒說皇上對李家的態度,李家上數兩代都不是佔隊之人,而他和四皇子扯上, 也是由皇上默許, 不管初時皇上是什麼樣的心思,現在皇上不會輕易的對李家發難。至於王修晉認為的, 皇上一直盯著李家,其實是誤會,別看祖父震懾蠻夷, 但真正駐守的卻是宋將軍,而此去南邊,二叔若沒有萬全把握,也不會應得那麼痛快。
王修晉不知李菻善哪來的自信,不過身為李家人都不憂心,他一個還未進門的,也沒必要鹹吃蘿蔔淡操心。抽回手,王修晉還不忘記翻了個白眼,他真是,放下手頭的事跑過來,真是浪費心情。
“李家人不握著軍權軍令,是以皇上並不會對李家如何,李家從沒有戀權貪權之人,朝中眾將,皇上最放心的,也只有李家。”李菻善還是把話說得明白些,“所以不用擔心,派二叔去接手,也是因為此因,只要李家在,二叔接手之後,皇上便不會憂心能不能收回權利。”
王修晉點了點頭,做皇上真累,處處算計,處處防範,雖說他也是如此,但比起皇上的累,他自認他的累連皇上的一根頭髮絲都比不上。“沒事就好,我得回去了,我那還有一攤子的事沒做完。”
“你的那些事永遠也做不完,今兒餘下的時辰,便用來歇歇。”李菻善哪裡能放王修晉走人,就像他說的,王修晉永遠有忙不完的事,“之前買下的沙漏前些日子被四皇子送來,要不要帶回去?”
“你留著玩吧!”王修晉之前心疼錢,這會兒聽說被送回來了,又沒什麼感覺了,其實他在意的,還是那大筆的錢,要知道那錢放在後世,夠把做沙漏的廠子買下來。“你若是不喜歡,便轉手賣了。”王修晉沒說沙漏不值錢的話,畢竟在這個時代,玻璃可以稱之為相當奢侈的東西。
李菻善有些不解,他還記得之前王修晉提起把沙漏落在宮裡時的表情,怎麼現在回到手裡,居然一點兒都不在意,還讓他轉手賣了。“不喜歡?”
“之前也沒多喜歡,只不過是因為這層透明的玩意而激動。”王修晉指了指沙漏上透明的玻璃,然後身體僵硬的沒了反應,他,之前做了一件相當蠢的事,一個沒有去過海外的人,是怎麼可能知道外面的一層玩意是玻璃,又怎麼知道這玩意有很多的用處。當時皇上可能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之後又是長公主的事,現下又是皇室血脈,倘若哪天想起沙漏的事,會不會向他問罪?他的行為是妥妥的欺君啊!
王修晉越想越怵,越想越後怕,沒一會兒臉色變得蒼白。李菻善被王修晉突然的變臉嚇了一跳,忙追問怎麼了。王修晉則呆呆的看向李菻善,欺君之罪當誅九族,會不會累及李菻善?王修晉突然想起皇上之前說過的那番話……甩了甩頭,王修晉拒絕再胡思亂想下去,皇上絕對早就察覺到了什麼,只不過是不說而已,也不想想他弄出來多少稀奇的東西,皇上何時問過。“突然想到些不好的事。”
對王修晉而言,不好的事,大概就是最初王大人被免官時,從京城到梧縣的一路,他聽說一些關於那一路上的事,“過去的事,便不要再想去。對了,四皇子送沙漏時還說,不日便有船隻去海外,皇上應下的事,定當竭盡全力做到。還有一句就是,若又有賺錢的營生別忘記帶上他。”
王修晉嘴角扯了扯,心啊忽上忽下的,剛剛落下的心,在聽到船隻出海時,又提了起來,接著又因最後一句落下,跟做過山車似的,便是身體再強壯,也有些承受不來。“等下次見到四皇子時,便告訴他,那東西弄回來歸他了。”玻璃的事,王修晉準備裝鴕鳥,等皇上當真追究起來再說吧!也不知現在分家行不行,分家之後,九族之內還算不算父母與長兄長姐。王修晉的心裡懊惱著,他後悔當時的衝動,難怪有人說衝動是魔鬼,著實有理。
晚飯後,李菻善送王修晉回家,王修晉的臉色仍是有些差,李菻善本想帶王修晉去看大夫,被王修晉攔下。王修晉清楚他的臉色是被自己嚇到的,到了醫館,搞不好還會被定個思慮過重的病,大夫為顯盡心,再開上幾服藥,他可不想再捏鼻子喝藥,上次的藥讓他記憶猶新,便是過去了一些日子,只要想起,他嘴裡都能感覺到苦味。
李菻善無法,只能讓王修晉回去之後早些休息,不要再多操勞,不要亂想一些有的沒的。王修晉應得很快,可有些事哪裡是說不想便不想的,他又不是魚,只有七秒鐘的記憶。不過當天晚上,王修晉真的是早早就睡了,且一夜好夢到天明。至於原因,當然簡單,皇上說等到藩地收回之後,讓他過去建油和紡織工坊,這說明什麼,說明皇上沒有在玻璃之事上較真。
王修晉一夜好眠,被扣在宮裡不能和兒子見面的長公主卻是如何也睡不著,她已經聽說了削藩的事,皇太后並沒有避諱她,甚至還是特意派人來告知她,長公子爭強好勝了一輩子,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不知所措,心糾糾著痛,心裡即盼著長子起兵,不求坐上大位,至少也要保下屬地,可心底又有一個聲音在不停的說著,不能起兵,長子非良將,便是佔了優勢,在真正的將領面前,也鬥不過的。
一連幾天的寢食難安,長公主不用減肥藥便讓人瘦了一大圈。長公主想要見見二兒子,皇上並沒有應下不處置她無辜兒子的事,她總是憂心二兒子是不是已經被抓了起來。想想二兒子的年紀,還有一直被當成庶子養的親兒子,長公主心裡是又氣又惱又心疼,可她卻什麼也做不了,予茵,都怪這個賤人,讓她錯養十幾年,白白的差過了兒子的成長,也不知孩子在知道事情原委之後,會不會恨死她。
長公主的二兒子雖不知發生了什麼,卻也聽說削藩之事,心急得不行,而母親卻不在身邊,想到之前管家說母親是被皇太后請進宮的,至今未歸,若在母親留在皇宮,那麼她知道削藩的事嗎?若是知道為何聖旨仍是下了?若母親不在皇宮,那麼此時正需要母親出面,而母親,人在哪裡?二公子認定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