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加上嫉恨,他也就乾脆稱病不出了。
十一皇子成為太子,淑皇貴妃身份飆升,連帶著燕南郡王府也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與此相反的是,蜀王府變得門可羅雀。
正所謂此消彼長。
張高秋已經半個多月沒有見到女兒張俏俏,在瑄王府碰了兩次釘子後,他轉頭就去求見皇帝。
皇帝似乎知道他的目的,就稱龍體不適,避而不見。
把個張高秋氣得要死。
想他征戰幾十年,為大宣立下汗馬功勞,什麼時候受過這種窩囊氣?
一氣之下,他也稱病。
櫻寧在宮裡是最先得到這訊息的一批人。
她第一個感受是,情況不妙。
果然,每兩日,東南沿海傳來訊息,倭寇再一次大舉來犯,殺了沿海不少漁民和商人,燒殺搶掠,甚至連懷胎六甲的孕婦也不放過。
引起當地極大民憤,當地官員紛紛請求朝廷派兵剿倭。
皇帝立即傳旨召見張高秋。
然而,張高秋再次稱病。
皇帝派太醫上門給他醫治,他再次拒絕。甚至連太醫都被轟了出去。
如此跋扈驕縱,讓皇帝大為惱怒,也引起朝廷許多大臣不滿。
他功勞再高,終究只是臣子,在沿海百姓遭受倭寇之禍的時候,竟然以此要挾,簡直可殺!
皇帝心裡對張高秋的不滿由來已久,如今不過是強忍著。
張高秋的意思很明白,若要他去打仗,就得把他女兒給放了。
一個女人罷了,皇帝不把張俏俏放在眼裡,放不放沒什麼所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