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當初內閣擬了幾個封號,送到皇帝面前,請他定奪的時候,裡面是沒有“瑄”字的。
這個字,和國號音同,在宣字旁多了個王。
內閣大學士們有幾個腦袋,敢給一個皇子擬這樣的封號?
皇帝看了他們擬定的,卻都不滿意,打回內閣,讓大學士們重新擬。
結果飽讀詩書的大學士們薅光了頭髮,也沒能想出個讓皇帝滿意的。
君心似海啊!
皇帝到底要什麼樣的封號?
當初開朝皇帝造反的時候,也沒這麼難啊。
關於封號的時候,前後拉扯了十來天,最後還是皇帝自己定的。
瑄。
大宣的王。
這個中深意,惹人浮想聯翩啊。
除此之外,還有更古怪的地方。
按照祖制,皇子成年成婚後,就要搬出皇宮,封王前往封地,遠離京師。
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保證太子儲君的地位和朝廷的安穩,免得他們妄圖爭奪嫡位,惹出什麼亂子來。
六皇子被封為瑄王,按道理,也該給塊封地,讓他麻溜兒的滾出京師,獨立門戶過日子去。
但皇帝並沒有這麼做。
他還沒六皇子封地,只在京師裡賞了他一座瑄王府。
成年的皇子在京師都有一座宅子,這原本沒什麼稀奇的。但皇帝沒讓他離開京師,這就不太尋常。
有言官就上書,說皇帝這麼做不合祖制,洋洋灑灑上千字,通篇引經據典,懟皇帝不守祖宗的規矩。
把皇帝噴的狗血淋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