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50

熱門小說推薦

是辯機撰寫,玄奘大師也時不時來此,魏王正是知道這事,多有拜訪。

魏王素來在文學方面有所盛名,皇帝更是早就允許他的魏王府開置文學館,招攬大唐的有才之士,編纂書籍典故,那《括地誌》就是如此主持成功的。

“四哥也不知道又要纂寫什麼書籍了,難道還要幫著大師們修佛經?”高陽公主見到李泰如是問道。

李泰此時和玄奘等大師們談完,見到了高陽,神色卻不是他一如既往的溫和笑面。

他臉色陰沉沉地瞅著高陽。

高陽公主覺得莫名其妙。

“怎麼了?”

“高陽,你封邑不夠嗎?”魏王眯著眼睛問。

高陽覺得奇怪,還是想到了後殿那長樂公主,在魏王面前毫不掩飾:“不過是正常公主封地,阿耶也沒多增多少……比不得長樂!”

語氣裡猶有憤憤不平。

魏王笑了一下,“長樂是我嫡親妹妹。”他特意在“嫡親”二字上讀重了一些音。

高陽神色惱怒,嫡親又怎麼,她看他們兄妹關係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四哥,我以為我們關係更近一些。”

魏王不置可否,答了一句:“算是罷。”

高陽不滿,但也沒跟他爭執,她與他更多的是利益相合,有時候她未必只看好他……庶出怎麼了,就是老三吳王李恪,他的血脈一樣高貴。

“……你注意些,孫伏伽剛剛進宮了。”李泰說道。“利子錢你也貪!”他厭惡地皺眉。

高陽聽完魏王的話,臉色一緊,她知道他不是無的放矢,魏王在宮內的勢力自然比她這個公主大多了。

出嫁後,高陽的很多訊息全然依賴韋貴妃,而上次韋貴妃惱怒她不知進退,已經不讓她隨意動韋貴妃的人了。

“公主府邑司推出去罷了。”高陽公主道,但她很是謝了魏王一番,這情早晚得還,高陽知道魏王還用得上她。

只是高陽公主心裡也很是委屈,魏王瞧不上她做下的事,可這些又不止她一個人做,據說那永嘉公主府還有一些國公府私下都在放貸,她又不像魏王和長樂公主不缺銀錢,封邑的稅負和產出到底還是有限。

大唐初建,徭役賦稅都很低,皇帝看得緊,高陽是不敢私下提高封地的稅負的,可她封地的田畝耕種產出並不是十分好……

高陽顧不上再找辯機閒聊,迅速回府,喚來了公主府家令和家丞等人。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宮中便來人傳喚高陽公主進宮。

“你們知道該怎麼辦。”高陽冷聲對著家令和家丞說道。

然後進宮。

宮門口,她再次遇到了魏王李泰。

李泰早就料到高陽會被叫進宮中訓斥,弄不好還有懲罰,他該通知的通知了。李泰忽然發現高陽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盟友,對方有時太在乎小利,得不償失,說不得會拖他後腿。

李泰的心思,高陽自然不知曉。

宮中行走自有規矩,過了該下車下馬的地方,兩人一路一起往甘露宮方向步行而去。

路上,高陽想起魏王說過的話,這孫伏伽的那張狀子居然是房遺愛遞進去的,她不禁心頭恨起。

“該不會是長樂和九郎下午去會昌寺,也是故意的?”高陽公主忽然起了疑心,難道是房遺愛不甘心,還是“嫉恨”辯機,故意找來的長樂和晉王過去攪局的?!

魏王聞言蹙眉,不明所以。“巧合罷。”

跟蹤自己的?

不該啊。

李泰心裡合計了一番,反正他做事“光明正大”,只是和玄奘大師談佛論道,父皇就是問起來,他也有答話,遂不去想。

只是高陽挑起話頭,“還沒問你,四哥你上回在阿耶面前,為何幫著房遺愛說話——”

“你以為我是幫他?”李泰斜睨她,一副你很蠢的樣子。

高陽不滿,“難道不是?”

“……哈哈!不過是‘促成’他的願望罷。”李泰眯著眼睛說道,然後盯著高陽的雙眼,“難道不是你很希望他……死麼?!”最後那個“死”字他說的很輕,幾乎是耳語,只有他們彼此能聽見。

聞言高陽神色一滯,隨即揚起笑臉。“倒是四哥比我聰明。戰場上兵禍無情吶。”

魏王收了喜怒神色,這法子可比派人刺殺對方來的高明。

要他說,高陽就是蠢,還險些暴露了紇幹承基這個棋子。

李泰心裡琢磨著,跟著高陽進了甘露宮。

裡面孫伏伽正站著,高陽便跪下請罪,拿了陳表呈上,低頭哭訴自己罪過。

“都是兒臣沒看管好底下的人,兒臣封地掌管田畝的邑司因幾年收成不好,怕家令和家丞怪責,便與民爭利,放了貸……父皇,兒已責令府內家令讓其速速免了那些貧民利息,就是本錢兒臣也一分不要罷。”

李世民喚來高陽,還沒等問罪,高陽就噼裡啪啦說了一通,然後眼裡含淚,臉上十分愧疚。

“兒臣還捆了那邑司去了大理寺——孫寺卿,萬萬嚴懲,絕不能縱其惡行。”高陽公主扭頭看向大理寺卿孫伏伽。

孫伏伽面不改色,只看向皇帝。

李世民沉吟,然後嘆口氣,責怪了高陽的識人不明。

“此事你亦有過,便懲你一年俸祿,多做善事。”李世民道,然後話頭提起了房遺愛。“你的駙馬也是個善心的,今日他不顧己身,居然能見義勇為,亦堪稱是個英雄。”李世民調侃笑道,倒很是期待將來房遺愛在東征戰場的上的“能為”,房家出個大將來也是不錯。

聞聽皇帝此話,高陽只能點頭,口中稱是。

她心裡卻暗恨,果然是房遺愛告的黑狀!

皇帝又藉此說了一遍高利貸對小民的危害,讓眾人引以為戒,並讓人記下,把話傳出去給各個皇子王爺引以為戒。

魏王在此也稱受教,要多多看管底下的人,以免他們矇蔽上面,犯下欺壓百姓的罪過。

“青雀你我倒是放心,你素是個好的,也是個能為的。”李世民面對李泰微笑,讓他坐下。

他案几上是一本新印刷出來的《括地誌》,嶄新的紙張和油墨味一開啟書籍便散開,皇帝很是興奮。

“這亦是功在千秋之事。”他再三誇讚。

李泰聞聽再三謙遜。

皇帝還讓身邊的宦官去把書籍紛紛給太子和晉王送去——

“還有多餘抄寫的麼,再給諸王府和梁國公、魏國公府送去……還有……”李世民站起身踱步,拍了拍李泰的肩膀,以資鼓勵,並趕忙下旨,讓太常寺儘快雕版好此書,以刊行天下,送抵各個州郡。

“只是尚需一些時日。”最後,皇帝仍是喟嘆。

等房遺愛從房玄齡那裡看到那本手抄版本的《括地誌》,翻了一翻,便不屑地扔到一旁。

抄寫之人的字跡倒是好的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