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尉興慶將鄭伯猷與罄陽公主送抵洛陽的時候,身處中書省,對考生進行最後排名的高澄,卻將目光放在兩份已經揭開名字的答卷上。
這一屆科舉,高澄集思廣益,確實得到不少法子,綜合計策的可行性與策論文采,經典科魁首隻在兩人之間產生。
其一是王晞,王晞向高澄提議,建立一個專業部門,掌握各地的供需情況,提出徙貴就賤的觀點,並加以詳細解釋。
所謂徙貴就賤指靈活地向各地征斂賦稅,如在糧價高的地區徵收錢幣,而在糧價低的地區則徵收米糧。
同時向高澄請設常平倉,在豐年時,大肆買入米糧,不使谷賤而傷民,歉收的年月裡,則大量賣出,平抑糧價。
另一人則是崔贍,崔贍曾在廣州主政,全盤掌管庶務,對官府肆意攤牌徭役,感觸頗深。
他又在民間遊歷半年,深知百姓徭役之苦,於是在策論中提出了以錢免役的法子,所得免役錢由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配。
而當朝廷有需要民眾行徭役的時候,如土木工程、造橋修路、治理河渠、轉輸漕谷,崔贍建議可用收繳的免役錢招募百姓參與其中。
以錢代役並非崔贍的首創,漢律就允許富家子弟出錢僱人代行勞役。
崔贍的法子等同於將富家子弟的權力普及大眾,但他並不止落腳於此,崔贍認為收取免役錢並不是為了創收,而是利民。
他建議高澄推行以錢免役後,出臺政令,強制要求官府按照統一標準,使用代役錢招募百姓從事勞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