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元忠、高隆之、司馬子如三人官居侍中的高位,對於他們來說,能力只是次要,高歡的信任才是關鍵。
因此,當高家父子試圖廢除以資歷取人的舊例時,作為朝堂上除高澄以外的文臣之首,本應該帶動文官群體抵制的三人,卻立即跟進,協助高澄重構新的官吏升遷制度。
在強權面前,利益也要屈服。
如果崔光那個年代,能有高歡這樣的強權人物,能夠憑藉手中的軍事力量,壓倒朝堂上一切不滿,也就不會有停年格的頒行。
但那時候掌權的卻是痴信佛教的胡太后,她沒能力,也沒魄力壓制門閥,而胡太后被爾朱榮溺死,爾朱氏重軍事輕政治,這才有了停年格這種不問才幹,只重資歷的制度通行北地十五年荒唐事蹟。
十月二十六日,高澄、李元忠、高隆之、司馬子如與考功曹郎中崔暹共同向天子上奏,陳說停年格這一舊制的危害。
高家父子公用印章元善見下令,由高澄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代替停年格。
雖然早就聽到了風聲,但真到了這一天,洛陽文官們無不滿腹牢騷。
自己苦熬資歷熬到今天的官位,卻突然改了遊戲玩法,不拼資歷,拼政績,這誰受得了。
而高澄河北一行收攬的年輕俊彥們,也讓高澄有底氣應對文官們的埋怨。
這也是高澄行事的特點,凡事都要想周到。
一定要先括檢隱戶,同時往河北走一趟,讓士族們主動往自己身邊塞滿了人,才著手廢除停年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