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就是因為過了真話,廖世榮才不會相信,六七名公侯子弟更不會相信。
胡黨成員和一些京官忌憚胡漢山的身份,同為淮西勳貴的廖世榮卻不會過分在意。
就算帶人打了胡漢山一頓,只會當做晚輩之間的玩鬧。
廖世榮還喊左丞相胡惟庸一句伯父,長子沒本事捱了揍,難不成他這個做長輩的要去教訓世侄廖世榮。
一個圈層一個規矩,胡漢山身邊沒有心悅誠服他的一幫公侯子弟,沒有依靠自己真本事得來的官職。
淮西勳貴子弟永遠不會高看他,身份地位更是要比他高。
這也是左丞相胡惟庸一直費盡心思想要培養胡漢山的原因,胡惟庸要是還活著還好,一旦他死了長子又沒那個本事接班。
胡黨就為他人做了嫁衣,成為陸黨、陳黨、甚至是李善長的李黨。
倘若能夠拜在宋濂門下,胡漢山就憑空多了一大幫恩師的門生故舊,用來作為黨羽。
師出一門的關係,可是不比鄉黨差多少。
廖世榮等公侯子弟認定了一件事,胡漢山這次必定是像他們一樣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思,一定要拜在宋濂的門下。
不過,廖世榮貴為燕王府的儀衛副將,掌握燕王府兵權,有著燕王朱棣的面子作為幫襯。
身邊又有六七名公侯子弟,透過公侯子弟們的權利和人脈,蒐羅了大量關於宋濂的各種喜好和親族關係。
還是覺的不夠穩妥,把胡漢山視作最難纏的阻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