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出了戶部的門,侍衛楊峰和陳興說悄悄話:“今天殿下是來戶部商量寶鈔改革的是吧?”

陳興看了允熥一眼,說道:“是啊,怎麼了?”

楊峰說道:“這鹽、鐵也是大家都需要的東西吧,為什麼不把寶鈔和鹽、鐵繫結在一起,鹽、鐵不也是大家都需要的嗎?”

陳興說道:“那我怎麼知道?”

這時,走在前面的允熥聽到他們在說話,回過頭來問:“陳興你們兩個說什麼呢?”

楊峰搶先回道:“是臣問為什麼不把寶鈔和鹽鐵綁在一起,大家對於鹽鐵不也是都需要嗎?”

允熥說道:“鹽是不行的,現在實行開中法,為了鼓勵商人將糧食運到邊關,所有食鹽均交給運糧食到邊關的商人銷售,這事關邊關糧食安全,陛下不會同意把寶鈔與食鹽綁在一起。”允熥還有話沒有說出來。食鹽比起糧食來說,儲存容易,並且體積小,價格季節的變化不像糧食那樣大(可以說食鹽的價格不會因為季節變化而變化),並且同樣是剛需,一般市民很可能會大量用寶鈔兌換,這樣就達不到讓市民持有寶鈔的目的。

“至於,鐵,也不行。”允熥關於鐵,只是說了這麼一句話,就停住不說了。其他人雖然好奇,但是也不敢問,只能在心裡存著疑惑。

不能用鐵器來充當本位制基準物的原因部分與食鹽一樣,而最重要的是鐵產量太小而寶鈔發行量太多,明代平均一石鐵的價格是1.5兩白銀,明初可能更低,按照一兩白銀兌換4貫寶鈔的比例,相當於用六貫寶鈔就可以兌換一石鐵。而洪武后期的鐵年產量大概為2萬噸左右,合17萬石左右,這樣只需一百多萬貫寶鈔就可以兌換完一年的產量,而此時寶鈔的存量超過三千萬貫,再加上民間鐵需求量很大,國家也需要大量的鐵,鐵的存量很小,根本不可能抑制住寶鈔貶值,剛投入市場估計就沒了;而如果限量供應,不管是鐵還是鹽,則最後必然變成只有有門路的人才能兌換得到,普通老百姓或者普通商人在明知兌換不到的情況下更不會持有寶鈔。相比較來說,糧食的儲量還相對多些,承受衝擊的能力大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