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封神就這樣開始了
經過研究,第一批打算敕封大約十幾位主神,基本上都是帝君級存在。
比如天地水三元的帝君,比如五行正神,陰陽正神,太陰星主,太陽星主,眾星之主,長江江神,黃河河伯……
這些正神,要麼影響深遠,要麼和人道息息相關,就沒有簡單的。
第二批則是幾百位正神,正神數目就多了,四海龍君,五嶽山神,洞庭湖之主等大型山神水神,或者北斗七星的星君,都算是正神。
第三批就是幾千位輔神了,輔神數目就太多了,列舉都舉不過來。
至於第四批,數目更多,也更加弱小,都是些小神,幾萬名是最少的。
不過,相對於浩瀚天地來說,幾萬名神祇並不算多,恰恰相反,還少的要死。
所以,幾萬名小神之下,還有數不清的毛神。只不過這些毛神數目太大,責任又不同,全是幹活的。
如果非要類比一下的話,這些毛神就相當於封建時代的小吏。
這些小吏,其實才是實際上幹活的。科舉考試考出來的舉人進士,那都是老爺。
老爺怎麼可能幹活呢?老爺最多動動嘴,約本地鄉紳一起吃頓飯,再這幾首打油詩,也就這樣了。
小吏沒有編制,不是官;毛神沒有世界許可權,不是什麼重要神靈。
然而,熟讀史書的都知道。再過去的幾千年裡,下鄉收稅靠的是小吏,徵兵靠的是小吏,朝廷的各個政務落實的時候,全都是靠小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