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靈機一動
送走了嚴望嵩,又跟李東遠聊了一會兒關於縣裡面的事情,李東遠告訴徐君然,以後如果有事情,可以去縣局找劉柳,他已經私下跟劉柳表過態,劉柳還是可以信任的。
徐君然點頭答應著,他也知道,自己今後想要在武德縣呆下去,劉柳這個縣局局長肯定是要結交的,畢竟不管什麼時候,公安政法戰線都得有熟人才好辦事。
坐在原本屬於李逸風的房間裡,徐君然拿出鋼筆,想要寫一點東西,可卻猶豫了起來。
嚴望嵩以自己退休的代價,取得了朱逸群的支援,而他支援的人,則是徐君然。
按照嚴望嵩的想法,自己退休之後,就等於把武德縣的權力移交給楊維起來簡單的事情,真正付諸行動,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尤其是武德縣如今的這個財政,想要修一條路的話,談何容易?徐君然不是不清楚這個情況,可他也清楚,要是不修路的話,武德縣才是真正沒有什麼發展了。
稻田養魚固然是一個好專案,但是真正帶來利潤的,還得是把產品賣出去才行。還有啤酒廠改制變成白酒廠,要是沒有良好的交通,這些東西賣不出去不說,堆在手裡面g" />本就沒辦法變成錢,反倒是一個累贅。
只不過,修路的費用著實不低,以武德縣的財政狀況,別說修築一條通向市區的公路了,就連縣裡面的道路,一直以來也都是那麼糊弄著修修補補,交通局是個清水衙門,每年那點經費夠維修的就不錯了。
一個連用筆都是奢侈的年代,能指望縣財政有多大的富裕。
等等,筆?
徐君然的腦海當中彷彿被雷電劈中,頓時就愣住了。
這個年代,長期的經濟落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弊端之一,就是人們對於某些後世不起眼的消耗品,如今成了稀罕物件。
就好像,鉛筆。
也許沒有人相信,七八十年代孩子上學的時候,用的是毛筆,因為他們買不起鉛筆。至於鋼筆就更不要說了,那得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用的起。這種情況是因為鉛筆作為在一種純粹的消耗品,用一點少一點,顯然不合適在鄉村小學大量推廣,畢竟在如今大家都要靠工分、糧票維持生計的農村,為了讓孩子讀書買鉛筆,絕對是不划算的。
而在大城市,工人們已經開始讓孩子們用鉛筆學習了,畢竟相比起農民一年不到一百塊的收入,工人們每個月幾十塊的工資還是能負擔的起那幾分錢一g" />的鉛筆的。
最關鍵的是,武德縣有一處石墨礦,雖然儲量不算大,但是徐君然卻知道,這裡應該能夠支撐一個小型工廠的運轉。而且,這個石墨礦,要是徐君然記憶沒錯的話,還就在李家鎮公社不遠的一座小山裡面,當初是龍吟月發現的。
石墨,自然就是生產鉛筆最主要的原料。
前世到了九十年代,武德縣還真就有人把那個石墨礦給承包了下來,搞了個文具廠,小小的發了一筆橫財,後來因為石墨礦開採的差不多已經枯竭了,這才關掉了那個地方,不過據說也賺了近百萬的利潤。
“不需要有百萬,有幾萬塊就可以。”徐君然默默的思索著,暗暗的想到。
這個年代修路沒有後來那麼繁瑣,只要有足夠的資金購買修路的材料,剩下的事情徐君然都有辦法解決,最起碼人工這一塊,徐君然完全不必擔心有缺口,他只要讓楊維天下一道命令,全縣各個公社都會出人出力的。這就是計劃經濟的一個好處,可以集中j" />力搞一個建設,g" />本不需要像後來那樣,又考慮人工費用,又要考慮材料費用等等。
只不過這個事情現在還只是他的一個構思,鉛筆廠徐君然覺得有必要趕在白酒廠之前弄起來,畢竟這個不費什麼力氣,只要弄點裝置就能做,倒是這個裝置,徐君然還真就不知道怎麼弄到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嘆了一口氣,徐君然慢慢的把手中的鋼筆放下,無奈的苦笑了起來。
“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
在筆記本上寫下這九個字,徐君然搖搖頭,忽然有些唏噓不已。
他很清楚,自己重生之後選擇的這條路,註定會滿是荊棘。不管是橫亙在面前的一座座大山也好,還是隱藏在未知路途上的對手也罷,只要自己稍微不小心,就容易被人擊倒,但是徐君然有信心,自己一定會走到最後的巔峰。
不管怎麼樣,既然老天給了自己一次重新來過,彌補遺憾的機會,徐君然不想放棄,也不想錯過。前世養父懷著滿腹悲慟度過一生,今生今世,自己一定要改變這種命運。
躺在床上,徐君然有些出神的看著窗外,他知道,明天開始,自己就要面臨一個新的局面,李東遠和嚴望嵩這一走,在一段時間裡面,自己在武德縣能夠得到的幫助,就只有立足未穩的楊維天了,至於秦國同,十有**是要坐上縣長寶座的。
“秦國同,好好享受著時日無多的快樂吧。”徐君然慢慢的閉上了眼睛,心裡面閃過這樣的念頭。
距離嚴開啟始,應該沒有多長時間了,相信在這次人大會議之後,嚴打就會正式展開,到時候,自己有的是機會收拾秦家父子。
窗外,一輪明月慢慢的爬上半空當中,如水的月光灑在武德縣城之上,今夜,不僅徐君然一個人徹夜難眠。
“小姑,您要留在這兒?”
一臉詫異的孫宇軒,不解的看著面前臉色平靜的孫靜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