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632章 大院君的決斷 (第三更,求訂閱)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有一種愛叫做銘心刻骨。

這種愛既可以是個人的,同樣也可以是國家與國家之間。

這種愛放在國家上,同樣也是如此。

對於大明朝,朝鮮是愛到銘心刻骨的,即便是大明朝已經亡了兩百多年,朝鮮上下依然堅持用著崇禎的年號。

“我國帝大明!”

即便是當年被迫降了滿清,朝鮮的骨子裡還是心向大明的。在明朝滅亡後,朝鮮雖表面上對清朝稱臣,但一直在準備北伐,反清復明。當時朝鮮李朝私下稱清帝為“胡皇”,除對清朝的公文賀表之外,內部公文仍用崇禎年號。而李朝孝宗則以光復大明天下為己任。

不過這個“北伐派”從兩百年前一直講到現在,甚至得知太平天國時,也曾動過“北伐中原,恢復大明”的念頭,可也就是念頭而已。

同治十……不,在朝鮮應該叫崇禎二百四十五年六月初三,這一天,陳昇的護照和幾張大明帝國銀行發行的紙幣,被裝在錦盒裡從漢城府送到了雲峴宮,送到了大院君李昰應的面前——十年前,李朝哲宗無嗣而薨。李昰應年僅12歲的兒子李命福入宮,五天後即位,並改名李熙。至此,李昰應就成了朝鮮的“大院君”受封大院君,號為“興宣大院君”,可謂一步登天。隨後又被垂簾聽政的大王大妃趙氏賦予“協贊大政”之權,替年幼的國王打理朝政。三年後趙大妃撤簾歸政,李昰應雖無“攝政”之名,卻在事實上成為朝鮮“攝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