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媒體也轉載報道過,但是普通民眾看問題,和專業人士看問題的深度還是不一樣的。
前排的一眾專家學者一聽就意識到了這個課題代表的意義,心臟是初大腦外人體最精密的器官,心臟的無限時儲存的成功,意味著器官儲存將進入永久時代。
“李教授,這真的是現在的科技水平可以做到的嗎?”第二排的一位中年人忍不住問道。
他是燕大的生物學副教授,昨日聽說華清的李教授要上課,燕大的生物系瞬間炸開了鍋,一眾教授連課都不想去上了,花了整整一天討論他們要不要去華清聽課的問題。
他們想不想去,當然想了,但是華國人愛面子,華國學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華清和燕大雖然是兄弟學校,但兩校同在華京,又同是華國數一數二的學府,這競爭關係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他們堂堂燕大教授,去聽一個華清講師的課,這也太丟份了!沒錯,雖然華清眾人都稱李錚為教授,但是按職稱來講,他還就只是個講師而已。
但是不去!那怎麼行!
《生物研究指南》他們也看了,這本書幾乎把生物學從成立起到如今的發展歷程捋了一遍,按大類將其生物學史上的重大實驗專案一一列出,分析其實驗流程技巧,歸納總結。
這群燕大教授這麼一遍看下來,說受益匪淺還是低估了它的作用。
萬一那位李錚教授還藏著些什麼,萬一華清那群傢伙敝真自掃,不印發成冊出版了,那他們上哪裡哭去,於是糾結了一天,這些燕大教授還是決定來聽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