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看到文學峰夫婦的資料時,就已經想到了後世的人耳鼠,這個在1996年由華國科學家實驗成功的,藉由動物“體外再生耳朵”實驗,在當時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只是很可惜,這個實驗雖然由華國科學家最先完成,但是人耳鼠誕生後,華國這項技術一直沒有取得其他突破性的進展,更不用說應用到臨床上。
反而隨著時間推移,日本、英國科學家相繼實現了這項技術的本土化,並明確提出了可以將此項技術應用於人體的時間,令華國生物學界十分遺憾。
李錚倒是沒想到,早在1983年,這兩位年輕的華國科研工作者已經有了這個想法,並努力付諸於實踐。
但是比起後世的人耳鼠來說,文學峰夫婦的實驗太粗糙,而且很多方向性的東西是錯誤的。
李錚看了一眼躺在病床上,全身上下接滿了線的文學峰,開口道:“馬老師,我說說我的想法吧。”
他將眾人領到了2號實驗室。
拿起一支筆,李錚開始講話。
“其實你們可以換一種思路,人工構造支架。從動物關節提取軟骨細胞,再在培養槽裡將軟骨細胞培養成微小球狀體,然後我們可以藉助一種可降解的塑膠支架。可降解塑膠,我記得這個概念兩年前美國一個新材料實驗室就提到過,我可以託人去問問。將塑膠折成人鼻子的樣子,讓細胞在塑膠支架上繁殖生長,再經過體外培養後進入裸鼠背部。我想這樣成功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