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某種程度上說,第五代在電影語言現代化上比第四代走得更遠。
第四代貫徹了照相本體化以及紀實美學,把過去創作思維中那套戲劇電影的觀念給打破了。
第五代更注重電影的本體性,讓視覺元素成為了敘事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以國師為例,他在這方面走得非常極端,在《黃土地》《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那種大色塊的很刺眼的視覺呈現,以前還沒有人這麼做過。
概括起來說,第五代使電影成為電影。
電影不再是文學或戲劇的附庸或者表達工具——電影迴歸了它自身。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第五代導演讓華國電影獲得了和世界電影平等對話的渠道。
內地的第五代,和以許鞍、徐老怪等為代表的香城電影新浪潮和臺灣新電影,共同構成了八十年代華語電影的崛起,使得華語電影成為國際影壇的一股重要力量,成為世界電影多元潮流中的一個浪頭。
華國導演很少從自我的藝術觀點出發,更多的是被時代潮流裹挾著前行。
三十年代的作品多為救亡圖存的主題,到了四十年代後期,社會黑暗民不聊生,所以《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這類批判現實主義作品盛行一時。
第四代導演趕上了反思文學和尋根文學的浪潮,西方的紀實主義理論和照相本體論觀念也傳入華國,所以第四代成為新的電影理論和社會主流思潮的最早實踐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