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現代時空裡,林婉婉在解玉廷的餐廳遇到過一次陸守約,對方給了她一張請帖,邀請她參加他母親在海城的生日宴會。
關於這件事,林婉婉在微信上也收到過陸母的邀請,自然沒有二話。
之前收了陸母一個超級精緻的鐲子,林婉婉正想著還禮呢!
禮物她都已經準備好了,相信也不會比陸母送她的差太多。就是那由珍稀的貓眼變石製成的吊墜,來自大唐宮廷匠師的手筆。
現代的事暫且按下不表,林婉婉回大唐後就著手做起了棉花紡織一條龍的準備。
第一步是把曬乾的棉花登記入庫,這一步也是除林家莊外的人最關心的一步。因為費用結算就在這一步了,之後把棉花加工成棉布或者棉花被等等成品再銷售,那就跟種棉花的人無關了。
第二步就是帶領林家莊的族人處理棉花換錢。
棉花在大唐,除了鄮縣就只在西域和嶺南、南詔等地有種植。
市面上的棉花都是胡商從西域運過來的,其他的城市沒有,只有世界中心長安的西市上有,但是數量也不多,還不如直接的高昌棉布多。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很簡單,李世民目前還沒打穿高昌,還沒有帶回高昌棉的種子,這一歷史事件要到貞觀十三年才發生。
因為沒有棉花實物,大唐的百姓自然也就不可能懂得如何處理、紡織棉花了。
那些把棉花從西域千里迢迢帶到大唐長安的胡商,以為能大賺一筆,但實際上算上路費最多就是個勉強保本。利潤不高,商人自然就漸漸不願意帶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