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郝處俊無論如何,也想在史書上留下一個好的記錄,但是,惡名聲也得找人背。而尚書一類不肯背,自己作為策論的提出者,就得背上。
如今,恐怕只有皇帝能幫自己一把了。
李治自然是看到了郝處俊的神色,雖然表面上不動聲色,實際上心裡早就笑岔氣了。
就知道這些傢伙不會拿出一個不成熟的處理方式來,現在露餡了吧。
惡名聲而已,仔細想想,自己也揹負了不少,已經不止一個人說自己這個皇帝“內聖外王”了。既然這樣,多揹負一個惡名聲又如何?頂多是“內聖外霸”而已。
輕咳一聲,李治道:“不管是魏卿家還是張卿家說的都有道理,高句麗遺民既然是禍亂之源,那就不能在明知道的情況下,還要將他們分散到各個州府。既然分散不可取,那就換個辦法吧。張卿家,朕記得太子大行以前,你上了一道奏摺,說國庫今年略有空虛,建議山南道官路的修建,停工幾年?”
聽到這個,張嵐嶽的腦門不由得冒出了汗水。這道奏摺他自然記得,記得清清楚楚,因為,太子猝死的那一天,他的這一道奏摺就在已經處理完畢的奏摺之列。
實話說,只要是那一天上了奏摺的朝臣,不論官職大小,在得知太子猝死以後,都嚇得魂不守舍,生怕皇帝腦子的哪根筋崩斷以後,會遷怒過來。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那就是扯淡,但天子暴怒,想殺誰殺誰還是沒問題的。當初張蘊古不就是被太宗一怒之下幹掉了,事後推出處刑複議政策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