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的身體只得十五六歲,正是少女輕靈的年紀,養尊處優,有會拿捏聲色,曲調輕盈婉轉,宛若春鸞唱林。
春日翠竹林中,斜陽曉風拂面,細雨飄飛,山花微香,清然灑脫的詞,從未聽過的歌,兩個初遇的少女,攜手而行,表面融洽似水溫馨如畫,實則各懷鬼胎。
這一天,是大燕朝明達十一年的春末,三月初六。
022 拉攏
明輝公主這位大才女聽見她唱的這首詞,興趣大增,問道:“好詞,好歌!十三原來是個雅緻的人兒。不知你是何方人士?”
明輝公主笑語嫣然,媚而不俗,聲音宛若黃鸝,又如山澗溪水滴石。明輝身上淡淡的香氣在繚繞不去,元殤忍不住想起了那日在病床上,給她拭汗時的香味,還有那時候,貼在她額頭上,溫潤柔軟、清涼滑膩的玉手。
元殤餘光嚮明輝公主的手看去,但見公主拿著白絹的手顯得有幾分纖弱,偶爾肯見虎口處淡淡的手繭,給手中的絲絹兒遮住,若隱若現,難以察覺。
元殤心裡胡思亂想,表面卻不動聲色,神情清冷高潔,說道:“我乃是南方唐族人。”
黑色指紋中,加上去世的常隨,一共二十七人,除了老五瑟琳娜是混血兒之外,其他全部是東方人,黑髮黑眼。雖然他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中國人,但他們最敬重的常隨是中國人,所以所有人都將自己當成華人看待。在國外,每走到唐人街,都會感到格外的親切。當公主問的時候,元殤自然而然的就說了,是唐族人。
明輝公主秀眉微皺,想了想,說道:“唐族?我怎麼從沒聽說過?”
元殤淡然一笑,說道:“我們人少,算來也是漢人,只是避世已久,你們沒有聽說過而已。”
“避世?”明輝公主眸子亮了些,輕笑了出來,問道,“莫非像五柳先生筆下那樣的桃花源?”
五柳先生,就是陶淵明。陶淵明是東晉人,這個異時空到了五胡亂華的時候歷史才改變,這之前的任何事物都與前世的世界一樣,所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在這個時空依舊很有名。
元殤心知公主在套她的來歷,但她能有什麼來歷?反正是胡扯亂吹,於是拿出前世的事為藍本,半真半假的遍道:“我們族人在南方深山,師兄弟姐妹共二十七人。前朝天下大亂,波及到我們故居,為了躲避戰亂,大師姐帶著兄弟姐妹們渡船出海。我因受傷,路上與家人失散,便留了下來。現在,我的家人都已出海,現下天大地大,也只得我一個人了。前朝覆滅,大燕建立,我便來京城看看。聽說白馬寺空聞大師佛法精深、武藝高強,正要去請教一番。”
撒謊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讓自己都被自己給騙了。元殤雖然還沒到這個境界,但在編造的時候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真假難辨,還是可以做到的。說到最後一句話——“天大地大,也得我一個人”,元殤不由得嘆了一聲,發自內心,空靈孤寂。
她來到這世界,得到了真正的自由。若真是不顧代價想要逃跑,誰也攔不住。只是,面對這位公主的時候,讓她有些進退失據。難道她竟然還貪戀那明知是虛情假意的關懷?
明輝公主抱著心兒,與她同步而行。雨絲沾在肌膚上,有些微的涼意。
明輝公主自然不會像玉卿葒那樣容易拿捏欺騙,但她卻依舊認真的聆聽,笑著點頭,從不反駁,好似信以為真。
就算是個平常女子,當旁人說話的時候,若能面帶微笑,認真專注的聆聽,也會讓說話人感到舒心,更何況這女子還身份高貴,乃是大燕朝、堂堂天朝正統的皇室公主,容貌傾國傾城?
待元殤說完,這才道:“十三找空聞大師請教?我看你揹著劍,莫非你也是江湖中人?”
元殤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江湖無處不在,我又怎能免俗呢?就算沒有劍,你我也在江湖。”
明輝公主有些詫異的看了她一眼,也不是知是真的驚歎還是裝出來的。“十三頗有宗師氣度。我也曾聽一位武林泰斗說過,江湖在於人心。”
元殤心道,這武林泰斗便是你家師傅逍遙真人了吧?能說出這樣的話,倒真是個灑脫的人。可惜她元殤卻不是個真灑脫的人,只不過是剽竊別人的話罷了。別指望殺手能有剽竊的罪惡感,在她看來,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都可以挪為己用,天經地義。
明輝公主又道:“十三練的是劍術?我的這兩個護衛古硯、陳謙,古硯師承劍術大家程不煩,陳謙曾在金刀王家學武,都是中原武學正統,十三若是不嫌棄,回去之後,可與他們切磋試試。”
元殤道:“夫劍者,兇器也,不見血,不歸鞘。我的劍,是殺人的劍,只斃敵,不切磋。我來找空聞大師,也是請教佛法,或是請教練武心得,不會切磋武藝。”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兩個護衛都是武藝高強之輩,他們是明輝的貼身護衛,心腹親信,自然是知道明輝公主武藝不凡,公主對他們的武藝高談闊論,他們自是心服口服。可聽一個陌生女子說什麼自己的劍是“殺人的劍”,還聲稱自己“只斃敵,不切磋”,他們可就看不慣了。按照這邏輯,豈不是說經常與人切磋的他們是供人觀賞的猴子?
個子稍高的護衛說道:“這麼說來,姑娘倒是一位劍法大家了?在下古硯,敢問姑娘習劍幾年,劍下殺過幾人?”
元殤正愁怎麼搞定你這兩個護衛,便有人自己送上門兒來。別說有兩個護衛,就是一個護衛,正面交手,她也打不過。但是要磨嘴皮,卻怎麼是她的對手?
元殤的竹杖在旁邊竹枝上敲了敲,隨都丟在地上,並不答話,反而吟道: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太白先生的《俠客行》,配上元殤清冷輕靈的聲音,瀟灑豪邁,雖是女子,也英氣十足。
古硯、陳謙初次聽聞,都不由得為之傾倒。由詩可見心境,元殤能做出如此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