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古代,士農工商,商賈的社會地位最次,這個沒什麼好疑問的,歷朝歷代都是這麼認為的,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封建社會,以農為本,農民靠耕種生存,靠的是體力活,就算養不活自己也要供養貴族,為社會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商賈則是搬運貨物,賺取差價,並不直接參與勞動,然賺取的利益卻遠遠高於農民。
在古人看來,這是極其不合理的,若是不打壓商人的地位,長此以往下去,農民就不耕種了,都去行商,糧食不夠就會引得社會動盪。
其二,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有了錢,下一步必然要謀權,因為錢可富己,卻不能護己,甚至有時候,錢多了,又無保護它的能力,那麼就會招來殺身之禍,非福乃禍,故商人有了錢之後,謀權護命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古代地域廣闊,通訊不便,地方有事,朝廷不能及時得知,一旦商人有了錢,又有了權力,便可招兵買馬拉大旗,極容易造成藩鎮割據的現象,在封建統治者看來,這是絕對無法容忍的,必須要打壓商人的地位。
其三,商賈這個群體給人留下的印象太差勁了,人們想到商賈的第一印象便是“唯利是從”,能夠為了利益將社會道德踩在腳下,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富商叫猗頓,這人與秦相張儀私交不錯,他乾的是販賣軍火的買賣,七國都是他的生意夥伴,秦需要兵器時,他就將兵器賣給秦,楚需要物資時,他就將物資賣給楚,就算兩國劍拔弩張,將要開戰,他的軍火生意,依舊照做,而且越是四處開戰,他的生意越是昌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