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733 超低溫瓶頸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把低溫物體熱量轉移到高溫物體上的熱轉移技術很神奇,但陰差陽錯的應用不多。

王國最早的熱轉移技術,可以追溯到浮島化之前,當時的熱量利用率很低,只能在零下十度到零上八十度範圍內用。

要說沒用吧,確實有點用,可要說有用,又不能直接用於製造蒸汽。在煤炭、焦煤等燃料起步比較早且足夠便宜的環境裡,就顯得有點雞肋。

重點是能節省的成本,對比其製造難度和成本幾乎可以忽略,生產型企業寧願多燒點煤。

該技術主要在鳳凰電網發展,作為一個電力基建單位,提高燃煤熱效率是個很清晰的成果指標,電網的兩條腿就是裝置效率和熱轉移。

可想而知,電網的重點必然都放在突破熱轉移技術的高溫區。

初版主要用於控制燃煤區場地溫度,擠出來的熱量為進水預熱。溫度110至120度,熱轉移可以被全面應用在蒸汽回收網裡,避免反覆凝水造成管內腐蝕。120度以上,能用的地方就更多,比如給通向發電機的管道保溫。170度以上,就能參與主蒸汽管的熱管理。

到現在,鳳凰電網已經把熱交換高溫段做到了206度,同時在技術發展的難點分支中,不斷拋棄吸熱下限,206度的這個版本,只能在32攝氏度以上環境裡應用。

而現在需要的是零下兩百度。

王齊調來研究所的授權資料,讓工商署的人去追蹤技術去向和發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