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德芸社的成功,可以說為全中國說相聲的指明瞭一條路,讓市井文化重回市井,重新回到那片最適合它生存的土壤。
不過要說郭德強從一開始就認準了這條路能救相聲,那是純熟扯淡。
當時但凡能有一個專業團體接受郭德強的投誠,估計他也就如自己說的那樣,心甘情願的給人家當狗了。
可沒有人搭理他,人人都踩呼他,讓他實在是沒有了別的活路,只能嘗試著在小劇場紮根兒。
既然大雅之堂你們不帶著我去,那麼我就自甘墮落好了。
大概其連郭德強自己都沒想到,這步棋居然真的能成,只不過這個積澱的過程實在是太長了。
從96年一直到04年,將近10年的時間,要不是意外遇到了康大鵬的話,說不定這個時間還要更久。
指望著在小園子裡,每天對著百十來號的觀眾說,說到哪輩子才能走出宣武區啊?
不過,不管怎麼說,德芸社火了,哪怕是意外火的,終究漸漸打響了名頭,也點燃了許多未能擠進主流圈子的相聲演員的新希望。
誰都想複製德芸社的這條成功之路。
苗濮就是其中之一。
他早先不過是個鄉鎮車站的電工,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鄭小山先生,開始學習相聲,但是,當時相聲的大環境實在不怎麼樣,專業演員都撈不到演出的機會呢,更別說他這種半路出家的。
哪怕是後來被招收進了專業團體,可也是個人嫌狗厭的,蹉跎數年,始終鬱郁不得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