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饒了王匡,我如何收降河內卒兵?”呂布蹙眉。
杜畿解釋道,“伯槐口中的韓元嗣既為忠義之士,應當對王匡先前在河內大興牢獄之事已心存不滿,此番王匡公然違抗陛下旨意,又背棄袁紹信約,是為不忠不義之舉,忠義之士又豈會真心輔佐這樣的主公?主公若能大度饒其舊主一命,再由伯槐遊說,那韓元嗣必然願意投效主公,則他所領卒兵便也歸屬主公,此乃其一。”
“其二,王匡除了懷縣這些兵馬,在其他縣城也有部分駐軍,他一死,這些人必亂,主公此時又無兵馬收攏他們,不如就讓王匡帶走,傳信主母,讓她的人前去截殺,那原計劃依然可以繼續施行。”
“其三,主公大度饒了王匡,則先前有心人散播主公殘暴嗜殺謠言便不攻自破。”
常林跟著附和,“伯侯言之有理,王匡若死,城內卒兵畏懼主公勇武,必做鳥獸散,咱連看住城門的人手也無,談何招降?不如先擒了他穩住局面。”
呂布想了想,這二人說的不無道理,而且殺人對自己來說已經沒什麼吸引力了,尤其是王匡這種小角色。
他又問道,“我若放了他,他回頭召集士兵來攻城又當如何?”
按正常人思維,對方饒自己一命,就算不感恩戴德也該灰溜溜離開,然而王匡此次又是抗旨又是違背對袁紹的承諾,他再掉頭回來攻城也不是不可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