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以前提過,戰爭型別片子會有一個參觀教育的培訓安排。《我來自未來》劇組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時間,比預想的要久。
9月21號,天氣轉陰,氣溫每天都在降低,電影開機拍了幾天,剛進入狀態。
扮演美軍的數十名黑人、白人特型演員進場,定妝,參與到拍攝中。現在有一個小問題,需要總導演方沂來定性:
扮演反派的演員們要給到什麼樣的表演尺度。
是完全的臉譜化反派,徹底的惡,還是在不改變電影方向的前提下,稍微有一點自主性,甚至於表現得很強大、很能打——對敵人的塑造,也是商業片成功的關鍵。
如果給一點尺度,給到什麼程度?
這很考驗導演對觀眾心理的把握,而且也和時代的發展有關。
在這個事情上眾多主創都很有發言欲,爭論不休,而且演員和創作者的意見相反,立場不同。
要方導來調停,當裁判。
五六十年代許多經典戰爭片,和今天戰爭片的一個區別就是,對於敵人的塑造。當時的片子裡,正反方一般都顯得臉譜化。好的很好,樣樣都好;壞的很壞,滑稽、出洋相的壞。
東西方都這樣。
那近年來有所區別了,所以演員們希望有所突破。
靳冬表示:“《辛德勒名單》裡面,德國人也不全是壞人;之前還有個美國導演,從美國人和日本人兩個角度拍攝過太平洋戰爭……我認為把敵人塑造得複雜一點,不影響電影評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