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不朽

熱門小說推薦

<!--go-->

“陛下?”北宮伯子看著發愣的劉襄輕聲問道。

“無事,你先退下吧。”劉襄聞聲擺了擺手道。

“是。”

在北宮伯子離開後,劉襄打開了那封趙佗生前的親筆書信。

“臣蒙天恩得備蕃輔,特受南越國。宮室禮樂,事事與眾不同,大德崇高無量,一直沒有報答。臣修身不謹,連年生病,被朝廷憂念。高皇帝、高後、陛下可憐我,內心感動,幾次派使者太醫令丞方伎道術,絡繹不絕。”:@

“臣每想到厚恩,不知該說什麼好。臣內自檢查,氣力羸弱,日夜漸困,最終不再望見朝廷宮闕,奉承帷幄,孤負皇上的重恩,只得銜恨於九泉之下。臣身既然短命孤弱,又使陛下憂慮,的確悲慟慚愧。兒子趙仲始,本是小人,猥當襲臣之後,一定不是全利之法。內心願送還南越三郡。”

“陛下自登基以來,內修德治,外定蠻夷。今我大漢收復河朔故土,四海昇平,百姓安居,蓋陛下之功德。臣懇求陛下准許吾兒將老臣遺骨埋於真定故土,使臣這遊子能落葉歸根。頓首再拜!”

北上朝見天子之行雖說使得趙佗受了風寒,身體染上了疾病,但並未傷及趙佗根本。

真正加速趙佗離世的是漢軍收復河朔,擊潰白羊樓煩兩部的捷報。趙佗在聽到這個訊息後,默默埋在內心深處的野心被衝擊的一乾二淨。

他明白現在的漢帝國已經變成了當年那個開疆拓土的秦帝國,大漢軍隊如秦軍一般戰無不勝,最為關鍵的是大漢皇帝比當年的始皇帝要年輕,正是春秋鼎盛之際。

一個常年生活在異國他鄉的老人,沒有了信念之撐,死亡的大門便會為他敞開。

“北宮。”劉襄淡淡說道。

“臣在。”

“擬詔:南越王佗為大漢鎮守南疆多年,教化百越之地,傳大漢王化,勞苦功高。賜其諡號‘昭",以黃腸題湊之禮安葬。”

“王恭謙好禮,以德自終,遣送之物,務從約省,衣服能夠斂形,茅車瓦器,物減於制,以表彰王的特立獨行之志。將作大匠留起陵廟。”

“其在臨終之際要求朝廷將南越國三郡收回,其言語感人,朕當遵從其遺願。改封其子輔南侯仲始為真定侯,食邑增三百戶,金。”劉襄緩緩說道。

既然趙佗自己要把南越國三郡還於朝廷,劉襄怎麼好意思拒絕一個老人的臨終所願呢!南越國國除後,天下就真的只剩下劉氏諸王,“非劉氏不得為王”在這一天才算真正達成。

歷史上趙佗是諡號是“武”,但劉襄給趙佗的諡號是“昭”。威彊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昭德有勞曰昭。

現在既然要將南越國三郡融入大漢治下,那就必須削弱趙佗在南越國的影響力。南越百姓是主動歸順大漢的,而不是趙佗當年率領秦軍打下來的。

趙佗是常山郡真定縣人,劉襄把其子趙仲始改封到真定,也算滿足了趙佗的臨終所願,幫其實現了落葉歸根,趙氏也保住了富貴。

“對了,再擬一道詔書。封原南越國內史盎為郎中令,著其接詔後,即刻啟程。”劉襄朗聲道。無錯更新@

“是。”

在劉襄看來,讓袁盎在南越國呆了那麼多年,必然有所鍛鍊,也是時候讓其進入三公九卿行列,參與國事了。

膠西郡,東郭家

“阿翁,您醒了!”東郭咸陽看著緩緩睜開眼睛的東郭西安驚喜道。

“兒啊!咋們東郭家恐怕要衰敗了!乃公無能啊!汝大父打拼多年的基業一朝全無了!”東郭西安抓著東郭咸陽的手不由的哭泣道。

“阿翁,你先別難過。孩兒有一個好訊息要告於您。”東郭咸陽在東郭西安安靜下來後,緩緩說道。

“什麼好訊息!咋們家的製鹽技術提高了嗎?還是鹽鐵司不賣鹽”東了郭西安聽到“好訊息”。(本章未完!)

第三百二十九章英雄不朽

三個字,一下子從榻上坐了起來,滿懷期待地問向東郭咸陽。

“都不是,阿翁你為什麼總是打斷我說話,就不能讓我把話說完嗎。”東郭咸陽不滿道。

“唉!行吧!行吧!那是什麼訊息,你說吧!”東郭西安聽到和自家鹽沒關係,垂頭喪氣地問道。

“陛下要召見阿翁。”東郭咸陽見東郭西安的沮喪樣,笑眯眯地說道。

“陛下…要召見…我!”東郭西安不由的一愣,用手指著自己顫聲問道。

漢承秦制,繼承了秦人對於商賈的打壓。劉邦開國後就確定了“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稅租以困辱之”的政策,貶低商人社會地位。

隨說惠帝、高後時期管的鬆了,商賈們也掙到錢了,可商賈們的社會地位依舊低的很。東郭西安雖說有千金身家,但卻沒有幾人敬重他,百石小吏都不正眼看他。

“陛下頒佈詔書要召見阿翁,卓叔一眾天下有名的商賈,膠西郡守府剛剛派人過來通知,他們明天會派人用馬車送您和卓叔去長安面聖。”東郭咸陽緩緩說道。

“你卓叔呢?”東郭西安醒來後沒有瞧見卓罡,不由好奇地問道。

“阿翁暈倒後,鹽鐵司又開始售賣鐵器,比卓叔家的便宜好用。卓叔知道後,就如同阿翁一般暈倒。估計還得一會才能醒來吧。”東郭咸陽解釋道。

“原來如此,我大概猜到陛下為何要召見我等商賈了。”東郭西安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

“為什麼?”東郭咸陽好奇地問道。

“天機不可洩露。”東郭西安微微一笑道,全然沒了因為鹽鐵司出現後的情緒低落。

“那咋們家的販鹽生意怎麼辦,咋們家鹽競爭不過朝廷的,要不把工人都解散了吧?”東郭咸陽開口說道。

“不必,一切照常。”東郭西安擺了擺手道,起身便要去找卓罡商議去長安之事。

未央宮,溫室殿

“陛下,朔方郡傳來訊息,二千餘名陣亡士卒的屍體都已安葬於‘朔方郡英雄不朽陵園"之中。”左丞相許文恭聲道。@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雖說河朔之戰是大漢贏了,可依舊有兩千餘名士卒陣亡,這些陣亡士卒中有不少士卒屍體無人認領。若是按照以往慣例的話,就將陣亡屍體就地安葬,防止出現瘟疫,有家屬的給予撫卹金和爵位,沒家屬的最多幫其立個有名字的墓碑。

但河朔之戰後,劉襄卻提出了一個不同的想法,將所有陣亡士卒的屍體安葬在一處陵園,給每一個人都要立上墓碑,將他們的姓名籍貫和戰功刻在上面,由朔方郡郡守府每年派人祭拜。

“除了這批死在河朔之戰的將士外,其實還有一批人為了收復河朔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劉襄感慨道。

“不知陛下所指?”許文疑惑不解道。

“繡衣使者。”

“繡衣使者?”

“自朕設立繡衣衛後,便命繡衣都尉訓練通曉匈奴習俗的繡衣使者,使之深入匈奴傳遞情報。正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情報,才使得朕作出了收復河朔的部署。”

“可惜他們隱姓埋名一輩子,死後卻是異國他鄉,不能落葉歸根。他們的姓名也理應被今人和後人銘記,朕會讓朱昕將其名單交於你,你負責讓朔方郡為他們在陵園設立衣冠冢。”劉襄感慨萬分地說道。

“是。”

“他們都是大漢的英雄,他們死後也應當為大漢後人所銘記。命朔方郡在英雄陵園前豎立一塊九丈九尺高的石碑,此石碑正面書寫‘朔方郡英雄紀念碑"八個大字,背面書寫河朔之戰的戰果。”

“日後凡抵達朔方郡的大漢將士必須要前往英雄陵園祭祀陣亡將士,凡有無故不去者,罰百金,爵位。同時為了表達對陣亡將士的敬意,朕打算以身作則,待來年開春,親往英雄陵園祭祀。”劉襄沉聲說道。

“陛。(本章未完!)

第三百二十九章英雄不朽

下萬萬不可啊!自古以來天子只祭奠天地、祖宗宗廟。哪裡有天子供奉士兵的道理啊!臣懇求陛下收回成命!”許文聽到劉襄要親自去朔方陵園,連忙阻止道。

“河朔若不能收復,長安便隨時可能被匈奴騎兵入侵。朕如今能穩坐廟堂,是他們這些陣亡英雄的功勞,朕當往之。”劉襄斬釘截鐵地說道,語氣不容置疑。。@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第三百二十九章英雄不朽<!--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