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諸公有何不明?”劉襄開口問道。
“回稟陛下,臣聞昔稷下學宮廣泛招攬各方遊學之士,無論各家各派均可在稷下講學與辯論,且來去自由,如此稷下方有百家爭鳴之盛況。”
“我太學既然效仿稷下學宮,那太學生彼此間的論戰必然不可避免,屆時太學生聚會人數過百便是常有之事,若是每當人數過百就要上稟報備,怕是過於繁瑣了,不利於太學長久發展啊!”穆生小心翼翼的起身說道。
“陛下,周之文化盛世蓋因士子之間雄辯,使得百家能查漏補缺,方能不斷進步。陛下此舉無異於是給太學生套上無形枷鎖,不利於太學生髮展啊!”白生起身附言道。
諸子百家中,儒家士子的人數最多,因為劉襄提出的“太學生過百者聚會需上稟”對於他們儒家影響最大,作為儒家大儒的穆生與白生自然不想讓這種事情發生。
在座的博士官聽到穆生與白生兩人多有點頭讚許者,在他們看來劉襄此舉無疑是對他們這些士人的不尊重,太學生私下聚會人數過百就要上稟,那太學生還有自由可言嗎?這是對於他們讀書人的不信任!絕對不能發生!
溫室殿內眾人的表情變化盡入劉襄眼中,並非是所有人對於劉襄的話表示反對,還是有一部分人支援劉襄的。
“張公,您對朕之決策有何看法?”劉襄開口問道。
“回稟陛下,臣以為陛下之決策可於太學推行。孟子曾曰:‘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太學生乃國之棟樑,更需規矩,如此才能避免太學生誤入歧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