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百五十三章 弼馬溫

熱門小說推薦

<!--go-->

“御史丞年紀輕輕就對北方草原之事如此熟知,真是後生可畏啊!一代更比一代強啊!”張蒼不禁感慨道。

“右丞相謬讚了,晚生不敢當!”郅都連忙謙虛的說道。

郅都在張蒼面前可不敢擺譜,這位在前朝的時候就是御史,在開國老臣裡頗有威望,無論是資歷還是學識,張蒼都值得他尊重。

“我朝大臣對於草原之事都只是一知半解,然我朝與匈奴必然有一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御史丞是不可多得的國之棟樑啊!”張蒼繼續誇讚道。

“右丞相言之有理,朕也是這般想的,我朝必須要加強對於匈奴的瞭解,若是不瞭解自己的敵人,何談擊敗敵人。”

“郅都,朕任命你為北地郡郡守。馮唐,朕任命你為北地郡郡尉。”劉襄緩緩說道。

歷史上郅都擔任了雁門郡的郡守,可如今雁門郡還是代國的,劉襄暫時還沒有收回諸侯王任免國內郡守的權力,故而讓郅都擔任北地郡郡守。

歷史上老上單于可是率領十四萬騎突破了北地郡防線,將戰火燒到了關中。劉襄可不希望自己哪一天面臨漢文帝一樣的窘境。

“臣謹遵聖喻!”郅都和馮唐恭敬道。

“建元秋,冒頓故意露出破綻,欲引我漢軍至白登城,進而從北地郡攻入長安,北地郡位置至關重要,關係著關中安危。”

“你二人對治軍頗有見識,朕希望到了北地郡可以鍛鍊你二人的軍事才能。望你二人可以精誠合作,護北地郡百姓安危。”

“北地郡時常遭受匈奴騷擾,你二人可以自由決定軍中軍功的賞罰、官職的升降。事後統一向朕彙報即可。”劉襄緩緩說道。

“謝陛下信任,臣定不會辜負聖恩。”兩人恭敬道。

朝臣們對兩人投去羨慕的眼神,皇帝的意思不就是他二人可以“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嘛!這是何等信任啊!

“陛下,既然匈奴要專心對付月氏,那麼在我朝邊境的兵力定然會減少。臣以為可以趁機進攻匈奴,使得匈奴腹背受敵,必能使得匈奴重創。”郎中令白業恭敬道。

“沒錯,陛下!我們可以轉守為攻,直接攻打匈奴。”

“此時正是消耗匈奴元氣的好時機啊!”

不少武將紛紛開口附言道,在他們看來匈奴攻打月氏,正是反擊匈奴的好機會。

看著躍躍欲試的武將,劉襄頓時感到頭疼,現在咋們大漢的國庫和軍隊也不支援和匈奴掐架啊!

“諸位愛卿安靜!”劉襄沉聲道,呵住了武將們。

“朕自登基以來,無時無刻不想洗刷掉匈奴帶給我大漢的恥辱,幻想著有一天可以打敗匈奴,告慰高皇帝。”

“可眼前並不是最好的時機,一方面我朝的國庫並不是特別充沛,百姓的生活剛剛有所好轉,一旦和匈奴開戰,必然會有鉅額的開支。”…

“另一方面,我朝的軍隊仍以步卒為主,騎兵數量太少,若是想要打敗匈奴,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是不行的。草原太廣袤了,匈奴人打不過,完全可以騎馬遠遁,我朝的步兵和戰車完全追趕不上。”

“故而我朝當前對於匈奴的國策是和平,而不是戰爭。現在開戰必然會使國庫枯竭,民不聊生的,朕不想學習前朝。”劉襄緩緩說道。

說到底打仗拼的還是綜合國力,若是沒有充足的錢糧,拿什麼去和人家打。

武帝敢打是因為有文景的家底,劉襄可沒有這個家底。所以劉襄這才推行冬小麥,研發各種能提高糧食產量的鐵製農具。

劉襄現在能做的就是廣積糧,勤練兵。然後利用冒頓年邁,匈奴單于繼承製度沒有規範化,讓匈奴內鬥起來。

“陛下聖明!”群臣恭敬道。

皇帝都把前朝搬出來了,這時候誰提出了匈奴開戰,那不就是奸臣了嘛!這個鍋,朝臣們可不敢背。

“啟奏陛下。馬者,兵甲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濟遠近之難。我朝應該加大對馬匹的培養,如此才能有強大的騎兵。”

“高皇帝時,我朝就開始徵收‘算賦’以補車騎馬。我朝現在國力有所恢復,理應提高‘算賦’,加大對馬政補貼。我朝應在邊境各郡建立大量馬廄,培養良馬。並且加大對馬匹的管理,減少官員用馬代步的行為,禁止百姓殺馬。”

“另外臣以為陛下可以鼓勵民間養馬,民家養馬一匹,可以復免三人不充徭役。家中有困難的,朝廷將母馬借給百姓飼養,三年後歸還朝廷幼馬一批,這樣不僅朝廷獲得了馬匹,百姓也能受益。”

“如此以來,朝廷與民間都大力養馬,雙管齊下,用不了幾年,我朝馬匹數量就會巨翁,我朝便可以組建強大的騎兵。”北軍中尉田祿伯恭敬道。

民間養馬好處多多,漢武帝討伐大宛時,朝廷缺少馬匹,就從民間徵調了三萬匹馬作為征戰之用。

“卿言之有理,就按你說的這樣做。馬政對於我大漢至關重要,朕決定增設一個官職,專門負責我大漢馬政,秩比二千石,就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叫弼馬溫吧!”劉襄沉聲道。

“陛下聖明!”田祿伯恭敬道。

“至於弼馬溫一職由何人擔任,朕尚未想好,諸位若有擅長馬政的人才,可以向朕舉薦。若是無事,就散朝吧。”劉襄緩緩說道。

“臣等謹遵聖喻!願陛下長樂未央。”群臣恭敬道。

朝臣看的出來,皇帝要加大對馬政的投入,弼馬溫明顯是個肥差,他們都在心裡盤算怎麼把自己的親信安排到弼馬溫這個位置。

平陽侯府

曹窋在府中一個人喝著悶酒,今天朝會上,皇帝變相的打他臉,明顯是讓他主動辭官。

曹窋很不甘心就這樣退休,自己還年輕,尚有大把的精力。陳平和酈商主動辭官,世人還會誇讚他們不貪圖名利,畢竟兩人年歲已高,確實難以應付繁瑣的政務。

如果現在自己主動辭官,世人恐怕都會恥笑他,覺得曹窋是一個沒有本事的人。

“唉!”曹窋長嘆道,一杯又一杯酒灌入肚子,覺得自己現在的處境十分不妙。

皇帝已經表明態度讓他辭官,他若是不辭官,皇帝肯定會繼續給他找事情;可他若是辭官了,仕途也就走到盡頭了,世人都會覺得他是一個碌碌無為之輩。

“君侯,中郎袁盎求見。”家僕恭敬。

“他來做甚?告訴他,本侯不在府上。”曹窋不耐煩的說道。

“是!”家僕恭敬道。

經過陳平辭官之事,袁盎的名氣也在長安權貴圈流傳開了,所有人都知道,這袁盎上門準沒好事,八成是逼你辭官的。

皇帝不可能直接給朝臣說難聽的話,可袁盎敢啊!什麼難聽的話都可以說出來,非要逼你辭官。

曹窋若是接見了袁盎,這辭官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m..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