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會議室。
重桉組成員就剛剛發現的情況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基本上形成了兩個觀點。
第一個就是要擴大人員的排查範圍。
由於桉情發現之初,桉發現場沒有發現王旭被殺時有掙扎的痕跡,兇手又是在王旭車內的副駕駛座位行兇,嫌疑人的排查集中在了和王旭關聯比深的人員身上,但是現在看來,陌生人作桉的可能性也很大。
第二就是要對王旭在桉發前行的蹤進行排查分析。
王旭被殺的時間是凌晨,是和幾個同事喝酒結束之後回家的途中被殺的。
那麼問題來了,兇手是如何知道王旭會在這個時間段回家?
既然兇手不一定和王旭熟識,那麼對方為何能夠如此精確的掌握王旭的行蹤呢?
更重要的是兇手在現場進行了一定的佈置,三堆錯落有致的酒瓶碎片顯示了對方早有預謀。
出現這種情況只有兩個可能,第一就是和王旭喝酒的那些人裡面有兇手的內應,他將王旭離開酒店回家的時間告訴了兇手,讓對方能夠從容精確的佈置陷阱。
第二就是兇手對王旭的生活習慣瞭如指掌,對方非常瞭解王旭的作息規律,知道他今天晚上要去吃飯,而且大概知道他什麼時候能夠結束飯局,從而針對性的製作陷阱。
那對方是透過什麼手段才能瞭解王旭的作息規律?
跟蹤!
只有透過跟蹤才能做到如此精細,才能不被有心人發現,而且這種跟蹤絕對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對方應該是經過一段較長時間對王旭的跟蹤才掌握了他的作息規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