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四十二章 刺董者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自己被通緝是遲早的事,張蒙早有心理準備,可讓他意外的是,海捕榜文竟然會這麼快就傳到了扈城亭,由此可見朝廷透過馳道傳遞訊息的效率之高。

相較於曹操的“不軌”,海捕榜文上給自己定的罪名更加具體,是為“刺三公未遂,大逆不道”,此外還承諾,能將自己捉拿歸案者死活不拘皆賞百金,提供逃亡訊息者亦有豐厚賞賜。不過令人疑惑的是,榜文上並未寫蔡琰“被擄走”之事。

“蔡邕是海內名士,人鹹敬之,董卓若將我帶走他的女兒作為罪名加上,不說別人,河東衛氏定然恨我入骨,怎麼如今卻隻字不提?”對此,張蒙依然想不通。

按理說,被朝廷懸賞通緝是令人恐懼之事,然而時下張蒙的心裡反而有幾分高興。因為當今之世重名而輕利,一個人無論出身背景如何,一旦聲名鵲起,便將受到天下矚目,良好的名聲往往能給一個人帶來最持久以及最豐厚的回報,不僅具備金錢無法比擬的價值,甚至能夠超脫法律。

沛國譙縣人夏侯惇,十四歲時有人羞辱他的老師,他便將那人殺死,後來非但沒有被朝廷制裁,還獲得了尊師重義的美名;泰山郡華縣人臧霸,十八歲時召集食客十數人衝擊官府,救出被囚禁的父親,還殺了太守,之後逃亡,孝烈勇名遍聞鄉,黃巾之亂時被徐州刺史陶謙招攬,搖身一變成了官軍,也沒有人感到不妥;九江郡成德縣人劉曄,十三歲時遵循母親遺命,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而後坦然向父親請罪,得到了父親的寬恕,還被喜愛臧否人物的名士許劭認定是王佐之才,完全沒有被治罪的跡象。此類種種,不勝列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