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九章 再扶你教你十年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趙德昭的回答,主要談及“國策、軍制與經濟”等三個方面。

從唐朝面臨的外部軍事壓力,談到李唐朝廷在國策上的應對與失誤。

從唐代中期以後府兵制度的敗壞,談到募兵制的補充與興起;

最後是以藩鎮割據的經濟基礎為收尾:

“……藩鎮在錢糧賦稅上可以自給自足,有充足財力自行蓄養精兵,無需仰賴朝廷的財政調撥。這便是藩鎮之禍的經濟基礎。只要刨掉這個經濟基礎,便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趙德昭洋洋灑灑,不歇氣地說了小半個時辰,把唐代“藩鎮割據”的內在驅動因素,從各個方面都說透了。

趙匡胤聽得張大嘴巴,兩個眼睛都直了!

他曾經與朝廷的文官們多次討論過“藩鎮之禍”,各人水平不一,提出的看法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異。

要不就怪唐玄宗晚年昏庸,弄出了“安史之亂”,沒有“安史之亂”,哪會有後來的藩鎮之禍?

要不就怪唐肅宗不聽李泌之言,生生葬送了大好局面,使得“藩鎮割據”成為既定之局。

反正,肇禍因由都是李唐朝廷無能,皇帝一意孤行不聽勸。

能夠思考得深入一些,提出幾條制度與環境原因的,十中無一。

至於能夠像兒子這樣,全面深入剖析出深層原因,而且說得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人,更是一個都沒有!

就兒子的這個水平,哪裡需要被攆到宮學讀什麼書啊,應該被請到朝堂上,給大臣們上課才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