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十三、繅車(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感謝諸位,二次加更,還有一更二十三點左右……預定下週一的推薦票)

“你們都是織工,對繅車熟悉與否?”

在趙與莒面前,這些人當然沒有座位,趙與莒也不曾蠢到要強行讓他們坐下的地步——那不但不能獲得他們的感激,反倒會使他們惴惴不安。不過,這若大的書房裡,八個大人一本正經地站著,聽他一個七歲孩童在說話,情形倒是有些怪異。

“回大郎,小人等都熟悉繅車。”織工中年紀最長的一個被推出來回話,他恭敬地說道。

繅車是大宋民間常見的機械,又與織工們的生計息息相關,故此他們對此極熟悉。名垂千古的蘇軾在他的一曲《浣溪沙》中便有“簌簌衣襟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之語,這是蘇軾外放徐州太守時於元封元年(1078)夏所寫的,可見繅車在大宋之普及。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在《蠶書》中,便對繅車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此時的繅車多為腳踏式,主要分為傳動、機架、集緒、捻鞘、卷繞五部分,一直沿用至明清。

“方木匠,你會制繅車麼?”趙與莒又問方有財道。

方有財知道趙與莒又有大用,便抖擻起精神答道:“大郎,小人制過繅車。”

方有財技術雖不是很出眾,但這種鄉間常用的機械,他還是能做得出來。聽到他如此回答,趙與莒又點了點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