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琺琅彩瓷的製作,就是把我國文化精髓之一的書畫,移植到工匠技藝的瓷胎上,這才是使我國瓷器登上了藝術的頂峰,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再看看歷史記載的雍正,是如何指導瓷器製作的。
從傳世的作品中,能看到雍正皇帝所追求的極致!
雍正對繪畫中的人物形象也有品評:“美人頭大了,另改畫,下頦、肩膀俱要襯合著畫”。
“西洋人郎世寧畫過的者爾得小狗雖好,但尾上,毛甚短,其身亦小些,再著郎世寧照樣畫一張”。
雍正的仕女圖,還有康熙的影子,但是比例更加完美!
一針見血地點出比例失調,目光之敏銳可見一斑。
雍正對各行業皆有所知,根據當差者的特長指派活計,欽點“花卉著吳璋畫,石頭著陳善畫”;
“傳與蔣廷錫畫花卉二張,其點景石頭令伊著會畫石頭之人畫”;
“畫畫蠻子內有懂得宮衣的著他畫樣”。
並且打破各行各作界限,用其所長,諭令郎世寧為金胎琺琅杯畫樣、在棕竹邊漆背書格上畫山水。
又明諭畫年畫和絹畫的戴恆、湯振基改畫琺琅。
雍正朝後期的琺琅彩瓷,擺脫了以往在構圖上的程式化,在瓷胎上畫出了一幅幅微縮的宮廷畫,出類拔萃。
目前發現最美的一幅山水畫琺琅彩小碗,也是出自雍正時期。
說到琺琅彩的古董,每一件都不簡單!
每一件發現的真品,都可以用珍寶兩個字來形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