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微調一下配方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銅和鐵,在燒製瓷器之中,特別是釉色呈色的過程當中,往往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但是在孔雀綠釉瓷當中,銅是關鍵,而不是鐵。

華夏古代的孔雀綠釉中,一般只含有少量三氧化二鐵,而且含量都小於1%,對釉色影響很小。

現代研究證明,清代以前北方燒製的孔雀綠釉,還含有大量鉛和少量乳濁劑二氧化錫。

化學分析的結果表明,二氧化錫的出現與銅有關。

在清代以前的孔雀綠釉中,如果釉中銅含量較高時,一般都會有錫出現,反之亦然。

這說明,錫可能是當時採用冶煉青銅時,所產生的氧化銅渣皮作為配料而帶進去的,而不是特意加進去的。

青銅是銅錫鉛合金,清代時由於青銅生產已由黃銅和紫銅取代,黃銅和紫銅冶煉時產生的渣皮主要是氧化銅,不含錫,所以化學分析的結果沒有發現錫。

前面已經談到,孔雀綠釉有時有點偏藍,一般認為,藍色是由於氧化鈷造成的。

但化學分析的結果表明,除了北方早期燒製的個別紫藍色法華彩,含有約0.6%的氧化鈷外,多數孔雀藍中都沒有鈷。

早期燒製的紫藍色法華彩除了氧化鈷外,還含有少量氧化錳,這是採用鈷土礦作為氧化鈷來源所造成的。

孔雀綠釉屬於二價銅離子著色,必須在氧化焰中燒成,燒成溫度為950~1000℃。

研究明白了這些,最起碼孔雀綠釉和孔雀藍釉,就不愁燒製不成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