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咋了?”大媽不知道為什麼李可突然疑惑了起來。
李可問:“愛國咋病的?”
大媽說:“不知道啊,早上起來突然就這樣了。”
李可道:“你不是說吃過大夫開的藥了嗎?”
大媽點頭:“對啊。”
李可問:“甚時候吃的?”
大媽回答:“昨天。”
李可問:“為甚吃藥?”
大媽指了指悶頭抽菸的大爺,罵道:“都怪那個老東西不幹人事,真是個糊塗鬼。這麼冷的天,還帶著愛國去抓魚,一條魚沒抓上來不說,還給弄一身溼,這麼老遠才能走到家,風一吹弄感冒了。”
大爺捱了罵,一臉悻悻然地拿過一張方紙,悶頭捲起了菸草,不敢回話。
大媽接著說:“幸好,前面不是劉三全大夫來巡診了嗎?孩子一直咳嗽呢,劉大夫就給了個方子,我去抓了給愛國吃,效果真好,吃下去馬上就不咳嗽,但今天起來就這樣了。”
李可問:“大夫開的方子呢?”
大媽左右找了找,問大爺:“哎,劉大夫開的方子,你放哪兒去了?”
大爺慢悠悠劃了一根洋火,點了剛剛卷好的捲菸,吸一口,放下來:“我咋知道,不都是你放的嗎?”
大媽焦急地找著。
大爺又吸一口,卻見眼前似乎有字,拿下來:“哎,找到了。”
大媽忙問:“哪兒?”
大爺指著自己的煙:“抽的這就是!”
“老東西,你能幹點人事嗎?”大媽衝上去跟大爺打了起來。
李可忍不住看向了楊德貴,他感覺他像是看見了老年楊德貴。
“看我幹甚?”楊德貴警惕地看著李可。
被暴打一頓之後,大媽從大爺手上搶下了藥方,遞給了李可:“你看看,還能看不?”
李可翻開慘不忍睹的藥方,還好,沒燒的太狠,還能認得出來:“旋覆花、半夏、代赭石……旋覆代赭湯,嬸子,前天愛國甚症狀,單咳嗽嗎?”
大媽說:“就一直咳,然後吐痰。大夫就給了這個方子,吃了效果是真好,一下子就不咳,但是今天就呼吸不過來了。”
“啊?”李可聽完之後,也有些懵。
咳嗽吃完藥之後,馬上就好了,這證明藥是對證的,效果很好啊。
可是為什麼反而痰涎更嚴重了呢,痰涎壅肺,還不斷上湧。
旋覆代赭湯本來就是降逆化痰,益氣和胃的,怎麼越化痰越多了?
本來李可見對方痰涎隆盛,就想開點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之類的祛痰降逆。
但是現在看來不對啊。
怎麼回事?
還有,他的痰涎阻肺都到這個地步了,為什麼不咳嗽呢?
李可一下子有點懵,剛臨床不久的李可感覺醫學好難,這幾天每天都能遇上疑難症。
見李可站在那裡不說話了。
剛挨完揍的大爺又不知道從哪裡尋了張小方紙,又開始捲菸了。大爺手藝不錯,卷的整整齊齊的,稍微粘一下,拿去給李可:“要不來一根,抽著煙想的快些。”
“老東西!”大媽又暗罵一聲。
李可搖搖頭,皺眉走到了一邊,繼續琢磨。
“我抽,我抽。”楊德貴興沖沖跑過去,接了大爺剛卷的煙。
這兩個不靠譜的一老一少倒是惺惺相惜。
大媽走到李可身邊,問:“咋,是不是不會了,要不還是請大夫?”
聞言,李可也只能點了點頭,他確實有些沒想明白,所以他也不敢亂開方子。
李可拿了紙筆,準備先把這孩子的診斷記下來,等去了診所再找大夫研究。
那一老一少還在閒聊呢。
大爺說:“聽說你早上把你姑的感冒給治好了?”
楊德貴抽著煙,說:“不算甚大事,昨天晚上受了點小風寒,早上給開了點大蔥、生薑、豆豉,吃完發發汗就沒甚大事了。”
正在記錄症狀的李可,聞言看向了楊德貴。
楊德貴察覺到李可的眼神,立馬改口道:“是我跟李可一起開的。”
李可卻把眉頭全鎖在了一起。
楊德貴見狀只能說:“主要是李可想的,我只是在旁邊提醒。”
說完,他又看了一眼李可的表情,見李可還是眉頭皺的解不開。
他無奈只能說:“行行行,主要是李可想的,但昨天那個是我想的。”
大爺大媽奇怪地看看兩人。
李可則已經陷入了思索之中,剛才楊德貴的話,隱隱約約讓他有些觸控到什麼關鍵的地方。
理論搬到實踐上來,是需要有一個轉換過程的。
沒有指導老師的他,只能在這個過程中痛苦地掙扎。
但這也有一個好處,老師教的,得到的知識太容易,反而容易忘記,容易掌握不好。自己頭破血流才闖出來的血路,那是打死都忘不了的。
李可就感覺自己面前有一層窗戶紙,隱隱約約,摸得到卻捅不開。而這層窗戶紙,就是理論和實踐的界限。
楊德貴見李可不理他,他又跟老不靠譜的大爺聊了起來:“伯,聽說你跟愛國抓魚才給弄感冒了?你說你也是,魚有甚好吃的,腥死了,還得好多油來煎,家裡哪來那麼多油啊。”
大爺卻說:“這你就是不懂了,我教你,你先把魚殺完了,弄乾淨了。然後燒一鍋滾水,把魚裡外都燙一下,然後把那表面黏黏的東西都給刮乾淨,洗乾淨。表面乾淨了,裡面再放上蔥姜之類的啊,再煮就不腥了,高低也是個肉呢。”
聽聞此話,楊德貴還沒怎麼著,李可腦海裡面卻是轟隆一聲。
“把表面的黏液弄乾淨了,裡面的腥味也就好處理了……先燙乾淨表面的黏液……”李可失神地看著面前的那層隱隱約約的窗戶紙,紙上頓時佈滿了裂痕。
“嘩啦”一下,窗戶紙碎了一地。
窗戶紙後面站著的溫和儒雅的左季雲先生:“仲景之治水,腰以上腫者,宜發汗為治。這便是《內經》所述之開鬼門之法。何也,凡水氣瀦留,溢於體表,見脈浮,惡風,而一身盡腫者等症宜麻黃散水。”
“為何?雖是體表水氣瀦留,但仍看見了表證。哪怕病溢飲者的水停於內,但是當發其汗之時,也仍需要開表閉。開鬼門之法,就在於有表證之時,不可忽視表證,開表閉以瀉其水……此為治水之第一原則。”
再次體悟之前的課程,李可喃喃自語:“第一原則……首要之重……”
“諸症須當先解表!”李可目光漸漸神定,這是一條醫理,一條許多醫生都讀過的醫理,可也是一條並不起眼的醫理,所以在臨床中容易被大夫忽略。
“我知道了。”李可扭頭看向小孩,這孩子是去抓魚,受風寒而病。人的身體是有衛氣,會層層阻擋外邪入侵。所以最開始風寒襲擊的時候,被衛氣所阻,相互爭鬥不下。
此時,外感風寒引動內伏之痰飲,所以見咳嗽上氣,痰粘甚多。前醫之診治,只看見了咳嗽上氣,帶動痰飲。忽視了表證的存在,直接治療表現出來的病。
用旋覆代赭湯,降逆氣,化痰飲。一劑下去,硬生生把上逆之氣而導致咳嗽給壓回去了,看起來效果極好,喝完藥,咳嗽就沒了。
可這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旋覆代赭湯,是補益劑。在表證未除的情況下,應該要開表閉,以發汗解表,可補益一用,閉門則留寇。
外邪本該外散而走,這樣人就沒事了,可現在閉門流寇了,外邪就沒有了外散之機,只能留在裡面發狂。而更可怕的是補益降逆往下往裡一壓,本來還在第一道防線的外邪,反倒是被藥物給直接壓到了裡面。
這也是為什麼這小孩明明吃了化痰的藥物,反而涎壅痰鳴,甚至嚴重到呼吸都不順暢了。成了西醫說的嚴重肺炎,這便是醫者用藥之過。
只是忽視了一個表證,竟然就造成這麼嚴重的一個後果。
這讓明白過來的李可,頓覺頭皮都有點發麻。
難怪內經上會說,善治者,治皮毛也!<!--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