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十七章 棉花,紗布,中央錢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孟子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董仲舒繼承了孔孟的觀點,並以“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為基礎,提出了三綱五常。

這套理論的生命力很強,一代接一代延續下去,逐漸成為了漢文化的一個核心內容,成為了文人墨客的精神所在。

無論是李賀的“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還是岳飛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亦或是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都體現著這些思想。

忠君、尊君、侍君,是傳統讀書人的思想核心!

作為大明帝國的皇帝,朱允炆是接受這種思想的,可沒想到,這種思想的背後還存在著一個副作用,那便是,這些官員在思考、分析、判斷問題的時候,第一思維不是考慮這件事對不對,好不好,而是這件事,皇上怎麼認為的。

皇上認為不好,他們反對,那是盡忠。

皇上認為好的,他們反對,那也是盡忠。

唯“盡忠”耳。

一些人捧著四書五經,讀了幾十年,熬成了近視眼,張口閉口便是盡忠事君,可說到具體方法,又是一無是處。

思想僵化,不懂得變通的官員,或許沒什麼壞處,但肯定也沒什麼好處。

給他一府一縣,十年之後再看,哎,還是那個樣子,原地踏步的讓人心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