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宋靖康元年五月初十,夜已深,但河東宣撫使司衙門裡卻依舊亮如白晝。
此刻,李綱坐在上首位,看著眼前的摺子,這位老者不禁凝眉苦思起來。或許是因為夜裡的溫度太低,就見他披著一個大氅,雙手還不斷的揉搓著。
“宣相,要不咱們再把那爐子點燃吧……”曹溪在一旁伺候著,看著李綱的動作,不忍提醒道。
李綱卻是搖了搖頭,不覺間又嘆了一口氣:“哎!算了,咱們還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可百姓們呢?”
曹溪明白,今年這種天氣,河東大部分地區的糧食都要欠收。現在雖然看不到什麼,可一旦到了秋收,那才是要命的時候。
“苦的還是老百姓啊……”
剛說完這句話,李綱突然看到了張元乾的奏章,然而當他才翻看了一兩行字,卻立即對著曹溪吩咐道:“幼平啊,劉子明那小子有沒有奏章傳過來?”
壽陽和太原相距並不遠,那裡有什麼風吹草動自然瞞不過李綱。況且,還有張元幹這麼一個“內應”。
至於那個送公函的文軒,此時早已回到了太原。但不知怎麼回事,遠在一百多里以外的壽陽,幾乎所有的事情,他都瞭如指掌!
只是今日發生的事,文軒卻並不清楚。因為那人正在唐府做客,也不知和唐老爺子在談著什麼。
其實此刻的李綱還真不知道劉文昊在壽陽又搞出了什麼新花樣,這麼說吧,在端午節之前,張元幹就想把玻璃和棉花的事情都和李綱彙報一下,特別是推廣棉花一事,他並不想讓劉文昊在這裡“亂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