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冷兵器時代,騎兵對陣,追殺總是最容易的,殺傷力最強的,自身折損最小的,戰果也是最大的。
在追擊過程中,其實雙方各有優勢,突厥騎術高明,而且能四散奔逃,逃亡的成功率會比較高。
但如此一來,沒了建制,突厥就無法和唐軍交鋒,而唐軍戰力強勁,數百騎兵,足以擊破千餘,甚至數千騎兵。
所以,現在關鍵是,不能讓突厥從容聚集起來,必須將其驅趕打散,而突厥沒有明確目的性的四散也讓唐軍失去明顯的追殺路線,這也是蘇定方建議分兵的主要原因。
但大體的路線是清晰的,最有可能聚集兵力的是頡利可汗,而這位一定是往西北方向逃竄,試圖越過長城,逃回五原郡。
只是李善沒想到會這麼輕鬆。
突厥人精於馬術,最擅散聚,但在這種情況下也難以組織起來,更關鍵的是草原部落不能和中原相比,始終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拼死斷後這種事基本上是不會出現的。
被李楷身邊親衛層層包裹起來的李善都有點不耐煩了,一路上視線之內,各個方向都有突厥騎兵,但一見到唐軍旗幟,無不擇路而逃。
李善向左右兩側眺望,雖然看不見,但知道兩側均有唐軍騎兵齊頭並進,一旦有突厥兵大規模聚集,就以斥候、號角聯絡。
六千騎兵追擊,共分為四路,每路千餘騎兵。
張寶相、薛萬均衝陣犀利無雙,為第一隊,蘇定方、張仲堅與李善、李楷在後為第二隊,兩隊約莫處於中路,一旦交戰時長,兩隊合力破陣,若是小股敵軍,一隊破敵,一隊繞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