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任何事務的發展,都是從簡略開始,一步步完善,一點點添補,最後達到某種高度,或者徹底泯滅。
無論如何,科舉制度,始終被公認為封建時代,最完善,最公平的選拔制度……雖然在唐朝,選拔出來的人才,絕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
初唐時期的科舉制度,遠沒有明清時期那麼完善,也不是從一個童生開始,要連續闖過六關,才能身登皇榜,暮登天子堂。
沒有考場也就罷了,連正經的主考官都沒有,批閱考卷的是吏部侍郎帶著一干吏員乾的,對於他們來說,難度有點大。
先將所有考卷的貼經題、釋義題審閱一遍,前者十五中十三,後者十中八,才能進行下一輪。
但下一輪的難度就有高了……明算科是最簡單的,答案都提前備好了。
明經科也稍微好點,畢竟說到底是進階版的釋義題。
明書科……書法這玩意,判斷標準在哪兒?
明法科……唐朝都沒正兒八經的律法,春秋斷獄嗎?
當然,最讓人頭痛的是進士科,評價詩賦,實在太主觀了。
一首詩,能不能得到青睞,很大程度不在於寫得好不好,而在於符不符合看詩人的胃口。
就如同一些畫作,人都死了,名氣才漲起來,詩賦也一樣,問世的時候未必名揚天下,但作者死後,卻能流傳千古。
吏部。
“自然擇優選才。”吏部尚書封倫笑容可掬,“難道玄成信不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