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木婉青第二天從劉不舊那裡得到了學堂的具體訊息。
距離她們一家現在住的地方有三家學堂相對比較近,綜合考慮教書先生的學識、品格,以及學堂氛圍等等條件後,劉不舊推薦了青山學堂。
也就是距離她家最近的那一處。
在聽完劉不舊說的那些訊息之後,她選出來的也是這一處。
其一是這裡教書教的好,教書先生的品格學識過人,曾出過不少秀才,還出過幾個舉人。
其二是這裡的氛圍好,相對其他幾家學堂,這裡的學生很少打架,且打架後學堂和學生的處理方式她也很認同。
其三是這裡離家最近,且和徐婆婆的成衣坊也很近,小弟上學回家會很方便。
這些就夠了。
她沒有拖延,告別劉不舊之後直接就找上了青山學堂,給小弟交了一年份的束脩錢。
青山學堂的束脩是六兩銀子一年,和村裡二三兩比算是多的,但是在鎮上五六兩、十多兩的行情上,又算是少的。
尤其青山學堂的名氣在那裡,所以這錢花的還是很值的。
只不過,即便這般,六兩銀子對尋常人家來說,也要全家人勒緊肚皮才勉強湊得出來。
在齊國,能讀書的,向來是少數人。
青山學堂的先生問了她很多問題,還建議她現在就把孩子送過去。
她也沒推辭,回家就接了小弟去了。
小弟元良雖然一直沒怎麼出過自家院子,但並不畏懼生人,反而對外面的世界很是好奇,路上嘰嘰喳喳問個不停,又大又圓的眼睛眨啊眨,看得人心都要融化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