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巡學使塵埃落定,對於朝廷而言,增加一個官職,哪怕這個官職位列從三品,其實根本算不上大事,所以透過不存在任何問題。
吏部之所以卡著,無非是想要和皇帝討價還價,增加自己的籌碼罷了。
可最終內閣還是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和皇帝抬槓,王守仁也因此名正言順的成為第一任巡學使。
畢竟王守仁是儒家官員,而且在仕林中名聲不錯,甚至已有了著述立典的可能,相比起皇帝讓宦官換個名頭巡學天下,更能讓文官集團接受。
大明在地方上有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還有提刑按察使司,三司組成了基本的地方軍政系統。
至於巡撫則是京官,隸屬於都察院,巡撫地方時擁有節制軍政的大權,自然也能節制次一級的提學衙門。
而巡學使沒有節制地方軍政的權力,卻能節制全天下的提學衙門,簡單點說就是將學政事務從地方上徹底獨立了出去,巡學使直接管理全天下的讀書人。
按品級來說,巡撫比巡學高了半級,可要是按實權來說,巡學比巡撫只高不低!
最關鍵的還是財政,巡撫沒有直接動用地方官府財政的許可權,最多也就是核查,當然也就是走個過場,官官相護可不是說著玩的,沒有鮮明立場的黨爭,再沒有絕對的利益衝突,官場中不可能往死裡面去磕。
但是巡學可以直接調動地方賦稅,用於建校舍和興學,屆時只需要向戶部報備,把賬走清楚就行,當然戶部也只是走個過場,因為出銀子的是內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