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唐立國二十餘載,其間更是征戰無數,朝中名將如雲,但若要說到出身,大部分的武臣無非也就出自三處。
其一,隨李淵太原起家,立元之功的河東系;其二,大唐得關中,定都長安後,以關隴門閥為主的關隴系;其三便是山東出身,已李密舊部為首的瓦崗系,而李恪建議李世民任用的便是山東出身的武臣。
朝中出身瓦崗系的武臣頗多,位處高位的也不少,秦叔寶、程知節、李君羨,但其中文武雙全,堪為名帥,符合李恪口中所說標準的李世民卻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人,那便是李績。
李績乃朝中名帥,幾番外戰建功甚巨,又主河東軍政多年,文武雙全,用為兵部尚書正是妥當。而且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李績出身山東豪族,不會買關隴門閥的帳。
李績雖不是李恪心腹,但也可叫李恪信任,李績曾為李恪舊部,對於李績的政治傾向,李恪清楚地很,李績一向不親近壟斷關西的關隴門閥,主張打壓。
要知道,唐史之上,本該在十五年後,頂著關隴門閥的壓力,力主立武則天為後的可就是代表軍方的李績,大唐打擊關隴門閥勢力能夠成功,李績功不可沒。
李恪所言,其中所含的寓意太過明顯,就差直接說出“李績”兩個字了,可以說,其實李恪說的不是舉薦的人,而是舉薦李績的理由。
對於李績這個人選,李世民同樣滿意,現在任用的兵部尚書是為了打壓關隴門閥,遵行國策,在朝中至關緊要,將來多半是要拜相的。這個人實力、名望不止是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還要能為君王所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