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今歲靖邊大旱,赤地千里,民飢死者十之八九,人相食!”
“耀州旱,去冬無雪,今冬無雨,麥苗盡死,瘟疫亦甚。”
“今夏蘭州飢,狄、河皆荒,餓死甚多!”
......
呂維祺面目沉重的向張順一字一句彙報道,“還有延安等地,舜王已經親眼目睹,臣就不再多嘴了。”
靖邊就是隸屬於榆林鎮的靖邊營,和被神一元殺了杜文煥全家的寧塞營相去不遠。
而耀州則是先前張順仔細考察過之處,沒想到形勢居然如此嚴峻。
“靖邊和耀州還好。”張順嘆了口氣道,“我已經下令把耀州和同官縣作為接收安置流民的前線,由宋企郊、石長生專管此事。”
“不過先生還得為我草擬一份命令,特意強調一下耀州救災和補耕之事。”
“張慎言送來的番薯和老農到了,儘快為我派往耀州、延安等地。”
“地裡給我種上粟米,山溝邊角都給我種上番薯,山上給我撒上苜蓿和蓬草種子,務必以救荒、救災為第一要務!”
粟米畝產才一百多斤,但是相對於小麥、青稞等作物而言,特別耐旱,能夠保證乾旱之時能有一個基本的收成。
而番薯根據今年在河洛種植經驗來看,除了量大管飽又長得快以外,還有一個不懼蝗蟲的特性,也能夠彌補主糧的不足。
至於苜蓿和蓬草,雖然不是給人吃的東西,但是至少比啃樹皮、吃觀音土強多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