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施恩要自薄而厚,施威要自嚴而寬。
如今身居高位的張順自然懂得這般道理,故而恩威並用敲打了自己老丈人王世欽一番,好讓他去“勸說”榆林將門。
當然,張順之所以有如此自信。
那是因為相對於其他地方,榆林籍將領雖然也不是什麼好鳥。
但是其主要問題都在貪汙、吃空餉和佔用軍用物資幾個方面,屯田問題也只涉及榆林衛一處地方。
所以張順便拿發放糧食和“既往不咎”,兩個條件交換諸將門同意重新清點核查人馬軍械等數。
而清點核查人馬軍械等數,這事兒又並非義軍獨創。
實際上大明朝自己也曾多次派遣督撫前去點驗核查,並無甚出奇之處,所以這一點對榆林將門來說,倒沒有什麼不可接受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
“崇禎元年,陝西大飢,延、鞏民相聚為盜。”.
“崇禎二年,大旱,延安府餓殍載道。”
“崇禎三年,秦地大荒,流賊繼起,死亡殆半,而延安、慶、平尤甚。”
“崇禎四年,延屬大荒數載,延安鬥米五錢,四上枕藉。延、慶兩府幅員千里,無地不饑荒,無人不窮苦。”
“崇禎五年,延慶一帶災害並集,千里不炊,幾成曠土。”
“崇禎七年,榆林去歲大旱,今春不雨,鬥米七錢。”
“崇禎八年,延安歲飢,鬥米八錢,掘草根樹皮為食。”
也就是說除了崇禎六年未有上報以外,延綏之地無歲不飢,無處不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